小冒坚持原创的510天 在努力进行思维重建。
(一)从“迷因学”到“病毒式营销”——源自生物进化学著作《自私的基因》?
著名的理查德·道金斯在1976年出版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首次提出进化并非产生于物种或生物体之间,而是产生于基因,这些基因是自私的,很多我们理解或不理解的现象,都是基于基因想要自私的延续下去。
这一理论,推动生物进化学前进了一大步,也为他带来了无数赞誉。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道金斯其实有另外一个对社会影响更深远,争议更多的理论,藏在书中不起眼的段落。
他把基因进化论和文化的进化联系在一起。他认为,观念就像基因一样,也是在不断进化,为了更好地延续。他把这些文化基础,统称为“迷因”。
这凭空而出的理论,看似平平无奇,然而却引发了极大的震动,并最终形成了迷因学,社会学家们开始深入研究,用这个概念理论,来解释文化现象,预测流行文化的趋势,甚至可以对文化施加影响。
当我们在一个领域中从事一项工作时,基本上常规做法是仅仅把该领域当中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沿特定方向演化进展的想法,我们称这种方式为“单向思维”。
尽管道金斯单线思维带来的成就,就足以带来颠覆性的改变;然而这无心之举的跨界思维,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突破进展。
我们置身于一个复杂且不确定的时代: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科技创新频率越来越快,不同的思想潮流和观念彼此撞击翻涌,全球各地“黑天鹅”频频起飞:澳洲森林大火、南亚大陆蝗虫、新型冠状病毒……这些我们以为的小概率事件,不可抗力事件,一旦出现,我们所受到的影响,都超乎预期和想象。
未来,我们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我们不能只靠过去的有限经验和脆弱的信念来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很多时候,事情得不到解决或推进其实并不是因为思维本身,而是改变思维路径的方法出现了问题。
读懂思维的底层逻辑算法,用系统高效的多元思考力和执行力理性面对未来的不可预测,才能获得成功。
这本来自美国咨询大师、企业家、作家,交叉思维概念先驱者弗朗斯•约翰松的《思维不设限》就在浅入深出,讲解如何修炼我们常规的固定型直线思维的进阶版——成长型交叉思维。
(二)如何刻意练习多元思考力?
1.主动寻找学科交叉点。
因为人口的流动,科学的兴起,计算机时代的技术飞跃,过去以学科为划分的狭隘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了。
新知识更多是由现有知识和思想组合碰撞而形成的,领域之间的界限不再绝对。
连严谨求知的学科研究,都开始了跨领域的携手;对普通人来说,其实也很难在某一个领域达到非常专业深入的程度,所以,在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求广求博,旁征博引,可能是另一条快速成长的路。
所以,我们可以把日常中能接触到的不同观点,文化背景,融合在一起,也是在产生新的创意:
领域之间不见得非要有联系,看似毫无关系,实则极有可能是需要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寻找隐藏的逻辑联系。
组合方式也不固定,重要的是,能找到领域之间交叉的小小一点。
当下流行起来的“科学研究共同体”就是致力于集合各个领域的专家的力量,攻克同一个课题。
比如研究,市场行为的新理论,生物学家,经济学家,数学家,股票分析师组团打怪,各司其职——融合时代已经到来。
2.提出真正有创造性的想法
我们习惯了“僵化的创意”思维方式,在社会一定框架和格式下,去思考和行动,想当然的遵循约定俗成的条框。因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在接受,“一定有个别人设置好的界限“这个设定。但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扩大,甚至颠覆界限。
我们都知道,要打破这种桎梏:但不是所有的天马行空,都能称为创意,必须符合三个条件,新颖,有价值,可实现。
作家 William Plomer 说过,创意是将似乎不连贯的事物连结在一起的能力。这也就是当下社会各行各业真正稀缺的创新型思维方式——设计思维。
要有意识地锻炼我们“会提问“的能力,会提问比知道答案更重要:
一方面,能提出合适的问题,才能促使我们“围绕自己不懂的东西组织思维,搭建框架,调动资源。
一个合适的问题,会涉及以下7个元素:
关键性
范畴
流程
时间
团队
空间
资源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着重精力解决的,也是最迫切的重点“真问题“,是不单着眼于过去的”为什么“,更要关注现在和未来:我们能不能,我们将怎么样?
(三)万变不离其宗的底层逻辑思维能力
约翰·坦普顿说过:”人的思想就像降落伞,只有打开的时候才有用“。
即使方式方法需要创新,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要忽略底层基础的思维逻辑的锻炼,反而更需要我们打好基础能力。
杂念如何成为有用的产品或思路,就看我们有没有能力在诸多信息中,寻找到一个适合它的结构。这非常考验我们对信息,思路的融合,去伪存真以及是否能够设身处地,站在用户和受益人的角度,去共情思考。
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坚持第一性原理,抓住事物的本质。
1.突破联想壁垒,克服刻板印象:
我们总是觉得,创新,就是发散,就是联想,实则恰恰相反;无用的过度联想,很可能是另一种层面上的思想桎梏。
一方面因为很有可能,我们联想的事物,依旧逃不过已有思想和认知的局限。我们依然是在一个限定好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另一方面,我们在潜意识里可能跳过创新创造的过程,直奔刻板印象的认知,得出熟悉的常规的结论。
学会摆脱世俗和刻板印象,尤其是要多去打破看似不可逾越的默认规则:
提高“去标签”的能力,主要包括两个基本方向:
* 如是观:直接看到事物原貌的能力。减少情绪才能看到更多可能性,才能纯净地看到事物。情绪过度,会阻挡觉知。
* 因果观:看见事物前因后果的能力。因果本身无关好坏,它纯粹是说明万事万物间的关连性。但也不能过度依赖因果关系,生搬硬套。
2.建立新的逻辑思维联系:
创意工程中,事物的次序决定于事物之间的相连性,事物的相连性决定于他们在创意人心中的如何相连。这是在《赖声川的创意学》一书里,他总结的“创意金字塔”:
他还提到,创意结构的原理:
* 要学会看到事物如何成立,必须先看到事物的结构。
* 要学会看到结构,必须先学会看到事物的完整性。
* 要学会看到完整性,必须先学会看到事物的需求。
* 要学会看到需求,必须看到创意作品核心的精华。
* 是作品的内在精华化成外在的结构。
* 结构是外在的支架,但它是根据内在的需求而成立的,结构是需求的外延,需求是结构的内涵。
马斯克和特斯拉的故事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借助第一性原理这个思维工具:把问题分解成几个最基本的事实,然后检查每个事实部分。即使问题已经解决,我们还是要从问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入手,重新审视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当大家都在质疑电池的容量和体积,是个不能逾越的极限时;马斯克选择重新去学习关于电池的专业知识,以一个小白的角度,重新从电池的组成元素去分析入手。
3.掌握大量的知识
《优秀的绵羊》提倡的博雅教育:在培养“专才”的基础上,兼顾朝着”博学“的方向靠拢,最终虽然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做到”全才“;但大部分人具备比较完备的基础知识体系,不会出现极端的知识断层。
简单来讲,博雅教育追求学识的目的是学识本身,所探究的是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对知识的溯源,而不是去接受现有的知识;学生不是吸收知识,而是对新旧知识进行思辨。
引用哈佛大学英国文学系教授路易斯·门纳德的语言:“博雅教育并不为职业技能、经济回报或某种意识形态而服务。”
这不在于知识本身的传授,而是一种理念。
比如面对接受到的信息,我们有能力有意识判断它的真实性;我们要思考信息背后的其他问题;
不论是学习生物化学、政治学还是文学,我们要了解各自的假设框架,并清楚如何进行进一步分析
学生在学习中,熟悉并掌握论证能力的过程:学会收集论据、分析现有的权威观点、预见驳论、合成新的论点、最后义正词严地表达结论。学会分析他人观点,并独立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必将是艰难的、缓慢的,而大学4年仅仅是个开端。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年轻的时候,完成数理基础学科的课程后,就曾经在父辈的教导下,停下对数理方面的专业学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主要是人文类。而他的父亲,是留美的数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没有急于望子成龙,而且那么早就有博雅教育的意识。
这段看似虚度的时光,加上从小家教熏陶,杨振宁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根基。
“万物之灵者也,顾合于画,造乎理者,能画物之妙。昧于理者,则失物之真”。
科学虽然是抽象的、理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感性的,但就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其根本在于追求“理”。事事求理,靠的是深度思考,归纳和演绎。
作为理论物理学家,不也是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寻求世界的本质规律吗?
这看似无用的人文教育,一定对整个人的综合素质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4.逆转假设——大胆假设,小心征求的溯源推理法
网红餐厅从何而来?
开餐厅——不需要菜单,菜品不收费,不提供食物。
乍一看是不是太匪夷所思,然而这可能就能体现精准定位,通过差异化杀出重围。
无菜单——只选择当日食材,由大厨决定菜色;
不收费——菜品免费,提供可以聊天的场所,按时长收费
没食物——各类适合拍照的网红店,装潢设计早就超过餐饮本身。
5.适应不同的学习方法,终生迭代。
别总举例说乔布斯大学没毕业,一样事业风生水起;这些业界大佬们,在离开学校后,深入研究终生学习的劲头,一定异于常人。
当我们不再局限于某一个领域,越了解,越会发现,这个世界充满了复杂微妙的事物,如酵酶的结构、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现代经济的运作等等。我们的认知一定是有限的,而且一直要接受变化。
见多识广“能看见“之后,更重要的是,能够”打开内心“去接受。
你不仅仅学会思考,而且要学会不同的思考方式。通过诸多角度的比较,你的头脑才会变得更加敏锐,更加灵活;你也因此变得更加善于质疑,思想更加严谨。最重要的是,你学会了自我引导。
我们学习,不仅仅为了让自己争取比他人更优越的位置,而是和自己的较量。因为自我定位清晰,才不会轻易迷失自我,或者灰心丧气。
批判性思考能力,面对新事物的快速适应和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比学历成绩有用。
6.训练一颗宁静的心:
宁静的心就充满开放空间,充满透视力。能深度观看问题,然后问题会自我揭露。
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我们会加深和世界的连结。通过这更深层的连结,就可以把事物连结到事物,构想连结到事物,构想连接到构想等,以此类推,直到创意作品出现为止。一切的开始就是宁静的心、智慧的心。这一切都有利于我们“看”,有利于创意的进步。
(四)想太多,没用;行动才是解决焦虑的方法。
当下快速高效的社会进程里,唯一不变的就是所有事物都在变化。
“不确定性“是常态化。因此引发的焦虑并非来自行动,而是来自“想象”:
想得太多,实践得太少,才导致越思考越焦虑。
再好的创意,如果不去实践,永远只是想象。
先完成,再完美,边学边做,才能减缓我们的焦虑情绪。
我08年开始淘宝的时候,绝对想不到,在一众电商网站里存在感并没有特别强的“淘宝“会变成屡屡创造商业奇迹的”阿里帝国“,不断涉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冲击其他传统行业。
同样,我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电商学院挤满了被撞车的低分学生,想不到短短几年间,互联网,码农,电商人才取代了传统热门专业。而未来数十年的时间,我所熟知的专业,大部分可能会消失。
虽然我也在努力学好英语和二外,但是随着AI的兴起,也许就会像无人驾驶代替司机,变得无用。
但,不能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当作放弃今天脚踏实地努力的借口。
创意确实难能可贵,但并不是不可获得只靠运气的玄学。创意固然重要,努力也不可或缺。
作为普通人,看清楚潮流是不现实的。牛人大咖也有失手的时候。通过创意思维,增加自己或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在千篇一律中脱颖而出,在行业社会变迁之下,更好地生存,其实是我们各行各业的人都要面对的。
这本《思维不设限》,值得常读常新。
焦虑之外,换种思路,我的问题,也能增加我的”不可替代性“。
跨界创新之路,绝不是无迹可寻,但同样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在不断反思、感受、洞察、创新、行动的过程中积蓄能量的人,才能在激变的环境中,不断提升创新化生存的能力。
作者:小冒,年读110+本书的资深追剧爱好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10w+的野生写作者。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豆瓣,简书,公众号@芸淡风倾,
头条号,百家号@芸淡风倾my (娱乐)@芸淡风倾爱读书(文化)
微博@芸淡风倾_紫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