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刘涛教授给我们做了《温病湿热证与祛湿清热法的研究》的分享,主要内容包括湿热病邪概念,湿热病证,祛湿清热法的作用,常用方剂临床运用。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朱平教授给我们做了《温病卫气营血治则临床运用举隅》的分享,主要内容包括卫气营血治则,卫气营血理论的临床应用,卫气营血治则在皮肤科运用举隅。
湿热病邪是湿邪与热邪相结合,湿邪化热。湿邪特点是重浊、粘滞、滞气。
湿热病证常见类型包括:湿(痰)热阻肺证:发热、咳嗽、咯黄稠痰、气喘、胸膈满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感冒,肺炎,阻塞性肺病。脾胃湿热证:胃脘疼痛、痞胀、嘈杂,烧心,泛酸,口苦黏腻恶心纳呆。大便不调,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胃炎、肠炎、消化性溃疡。肝胆湿热证:发热,身目发黄、胁肋胀痛,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便溏,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病毒性肝炎,胆道感染。下焦湿热证:发热,小便淋漓灼痛或癃闭,大便溏泄不爽或秘结,小腹胀痛,或带下黄臭,身热口渴,舌红答黄腻脉滑数。肾炎肾病,泌尿系感染,妇科感染。
湿热证的特点包括:形成:内外合邪。病变重心:脾胃,中焦,气分。证候性质: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证候转化:湿热转化,损伤脾胃,化燥伤阴,湿胜伤阳。
祛湿清热法的作用:分解湿热,包括:渗湿于热下--茯苓皮汤、五苓散、八正散;辛开苦降(化湿清热)--王氏连朴饮;宣通三焦,分消走泄--三仁汤、三石汤、甘露消毒丹,杏、朴、苓。
祛湿清热法的现代药理研究包括调整胃肠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等。常用方剂包括三仁汤、甘露消毒丹、王氏连朴饮。
卫气营血治则包括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
汗之-辛凉解表,佐以辛温;辛温芳化,兼以辛凉;芳香透泄,兼以宣肺;辛凉解表,兼以甘润。轻清宣气清气-辛寒清气、清热泻火、宣气化湿、分消走泄、开达膜原、和解少阳、辛开苦降、淡渗利湿、攻下逐邪。汗法的运用,如银翘散、桑杏汤、新加香薷饮。清气法的运用,如翘荷汤、白虎汤、凉膈散、升降散、增液承气汤、清燥救肺汤、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蒿芩清胆汤、中焦宣痹汤、清营汤、安宫牛黄丸、神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