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无力感持续的让我焦虑和崩溃
深夜和苓姐的谈话,让我陷入了沉默。这段时间我为什么一直都会有无力感,并且非常焦虑?苓姐的总结很到位:“其实是对于现阶段我们的家庭来说,我们是在过一种不是我们期待的生活,家里面各种突入其来的变故,我们无力摆脱它,又必须去面对以及解决它”。
以及从我这个月个人学习路径来看,包括:《用户体验要素》、《系统之美》、《启示录》三本书籍。全部都是在学习如何做产品,持续在走出目前的舒适圈子,至少不是一个码农能轻松应对的事。
所有我现在正在处理和学习的问题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而我又是一个非常需要甚至是偏爱确定性的人。从0-1的系谱来看的话,我最喜欢的就是0和1。要么就是对,要么就是错,要想让我接受0.5或者0.6没有激烈争吵是很难的,但是现在的我已经好很多了,但还是要持续关注并解决这个问题。
红黄蓝和疫苗各种社会性事件让我们诚惶诚恐
当话题持续的深入之后,我们就聊到育儿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问题。不得不感叹时间过的非快。嘟嘟到来的那一刻,那样的突然和兴奋。以及一出生就要进入重症监护室的恐惧和彷徨失措如今都历历在目。眨眼间,解小嘟已经快1岁半了。
红黄蓝和最近的疫苗事件让我们诚惶诚恐。当从阿里健康查出我们的女儿也打了两针问题疫苗的时候,那种愤怒,在我印象中除了14年一个意外事件导致我经历了重来都没有经历过的各种奇葩事之外再也没有过的暴怒。而这一次不一样的是,我不能像之前那样咆哮、砸键盘。毕竟,女儿就在我的身边,我可不想在她眼里变成我讨厌的人!
整理了一下情绪,和苓姐从社会、法律、以及家庭等各个层面讨论了各种可能性之后。让我想起一句话,Facebook的一句名言,虽然经常看到和听到这句话。但其实之前在蜂窝很少有人会说出来,但是现在小蝉经常说:“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嗯,对。之后我和苓姐在手机的应用商店里下载了一个EDR并且提前预约,以后还是在香港打疫苗吧。
什么是好的教育?
紧接着,肯定就会聊到了女儿的教育问题。这也算是一次阶段性回顾吧,毕竟在嘟嘟出生前我们就在进行着各种准备,也信誓旦旦保证购买的教育类书籍不要让放在书架上吸灰,并制定各种计划以防没能持续的学习。这得从2方面来谈:
1.1 家庭对于好的教育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当中,最难的就是说清楚我们认为什么是好的教育,想要在家庭里达成共识自然也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问题。因为想不清楚就意味着没有思考清楚,也就无法表达出来让对方理解。不过,我们磕磕绊绊的还是整理出来了第一个版本:
通过了解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和共有的现象,尤其是1-3岁的孩子,逐步开始构建家庭对于教育的理解和认同的培养方式并达成共识,减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盲目和无知,进而能让嘟嘟健康快乐的成长,使其能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
在这里,我们制定了2个学习目标:
- 了解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和共有的现象,减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盲目和无知。
- 逐步开始构建家庭对于教育的理解和认同的培养方式并达成共识。
基于此,蒙台梭利倡导的教育理念很符合我们家庭。我们也把它选择作为对教育理解的第一套入门书籍。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
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关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画的木块;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
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促进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与个性自然发展。
同时,这也跟蜂窝的教育理念之一很吻合:“不把孩子当孩子,不把孩子当傻子”。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是传送门:
大嘴创业日记 | 从不把孩子当孩子,不把孩子当傻子说起
1.2 坚决不要的教育
这个问题其实讨论起来都能侃侃而谈,所以就相对容易的多。我们经历过的种种教育让我们自己都不想再次体会以及厌恶,并且从价值层面就不认同的。除非嘟嘟自己说想要去学习和体验,并且能说为什么。否则的话我们坚决不会让我们的女儿去经历,有以下几点:
- 不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傻子。
- 不停的告诉学习者去寻找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
- 老师在讲台上作为知识的权威,学生坐在课堂里只负责听和练习。
- 只有通过考试这唯一的评判标准,才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估。
为什么是这几点呢?
就像《极有可能成功》这部教育纪录片里面描述的一样。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现代教育制度不过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种制度最早诞生在德国,那个时候还叫普鲁士,设计这个制度是为了给普鲁士培养服从命令、遵守纪律的士兵。到了19世纪晚期,一些美国顶尖的企业家到德国取经,把这个制度复制到了美国,为美国的大工业生产输出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这样的教育其实不是教育,而是培训,训练出来的是听话的士兵和流水线上的工人。
按照学科划分,通过教授不同的学科知识,这样的教育体系其实围绕解决的问题是为工业文明提供更好的螺丝钉。
未来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我希望女儿应该具备的能力:“在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拥抱变化,掌握快速学习的能力,学会面对未知的问题进行主动的探索和尝试,质疑权威,学会不断跨界,具备从头开始的开放心态,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