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听说大嫂他们计划二胎,是已经孕了还是备孕中?”
“还没孕呢。这疫情耽搁的,去不成医院。”
“唔,我意思问问情况,回头看让我妈是孕期去还是生了以后去?”
“明白了。还早呢,备孕还得有个过程中,先调理身体了,年龄也不小了,可能没那么快吧!有情况我给你小道消息~哈哈”
杜清欢似乎也放松了许多。如果大嫂二胎已经怀孕了,那么就需要考虑一系列问题,现在看来,可以先缓口气儿。
这疫情居家隔离的一个月中,杜清欢和母亲也起过矛盾,几乎都为相似的事。鸡毛蒜皮。她老公说,你和自己的妈都相处不到一起和别人的妈还能相处好嘛?
杜清欢不服气,她以前就是这样对我的!
那你现在是报复吗?
倒不是报复,算是回应吧。杜清欢想了想,觉得“回应”这个词合适点。
絮絮叨叨的,和表姐聊了挺多。
“我二姑那人,咱都知道,嘴上不会说软话,嘴上硬气,没啥坏心思,人勤快,干了许多活儿,就因为嘴巴上说叨把功劳苦劳都说没了。
“你大嫂也是和她一样的,比较强势的。针尖对麦芒!婆媳矛盾自古以来就有,本来年轻人和老年人生活习惯,观念上就有差异,二姑再拿出一副‘我是长辈,我吃的饭比你吃得盐都多’的架势,‘你得听我的’,媳妇这边吧,‘我凭啥听你的?!’当时矛盾闹得也挺深。
“老太太干这活儿,干那活儿,也很辛苦,最后没落下什么好来。”表姐回忆着往事。
“就这,还要往上贴呢!前几天刚听你说大嫂生二胎啊,就开始天天不给我带娃了,她要去带二胎了。看我大嫂要她去不?能看上她的能力吗?人家以前咋对她的,还往上贴?!”杜清欢愤愤不平。
“嗳~话不是那样说。咱们那老年人的观念首先在那,孙子总是亲孙子,和自己一个姓,带外孙和带孙子,肯定心理上,感情上是倾向带孙子。
“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大嫂后边怀孕了,咱给她该问候的问候到,需要我二姑过去带孩子,那我们这方面意愿上没问题,至于大嫂你要不要我二姑看娃,看你大嫂的决定。不让来看,好,那是她的选择,回头别怪是我们老人不帮你们带孩子,以后涉及养老问题,自己那份出的力出的钱,不要用没给你看孩子做借口推脱。顺序别搞混了!”
“不过,其实我二姑以后养老问题还是要靠你!还是女儿靠得住。你家女婿也乖,也帮你们看孩子辛劳了,和女儿总是不比和媳妇相处。
“二姑就算跟你有矛盾,和自己女儿嘛,睡一觉就过去了,不记仇!和媳妇那可不行,一直记着。听说你们前几天闹矛盾了,二姑吵着要回老家?
“你不要和她硬碰硬的来!孝顺孝顺,先‘顺’再‘孝。’你先顺着她说的,然后再好好跟她说,慢慢跟她说。说多了就转变过来,二姑虽然没文化,也不是胡搅蛮缠的人么。”
孝顺孝顺,先顺再孝。
可能局外人看的更清楚一些吧,一语惊醒梦中人。
杜清欢对这句真的听进去了,感触很深。
先顺着。是啊,孝顺先顺着她,不当年直接起冲突,和颜悦色的和母亲说话,这也是母亲所缺的,也是她更需要的。
她自己很少和家里人好好说话,在杜清欢的印象里,总是对父亲,对子女们,一副大吼小叫,训斥,看不上的语气和态度。
杜清欢最厌烦这种看不上的态度,最烦听见大吼小叫的声音,偏偏母亲这样的态度频频出现,改不掉,可能她也不想改。用大吼大叫,训斥声和否定别人捍卫着自己逐渐失去的地位和话语权。
偏偏听见母亲的吼叫,在外温和慢性好脾气的杜清欢无法和颜悦色的对待母亲。也是吼叫着回应回去。粗暴,简单的方式。可以达到自己目的的最有效率的方式。
比如前几天为看电视吵架,杜清欢在家办公要忙,孩子一直要缠她吵她,母亲沉迷于电视剧不管孩子。杜清欢喊了母亲好几次看看孩子。“来来来,宝宝,到奶奶这里来。远远的坐在沙发那,眼睛盯着电视,手里拿着遥控器,孩子依旧缠着杜清欢拍键盘,母亲仍旧不起身直接抱走孩子。或者,给她把孩子送出去,一会又跑进来。再一说,她母亲振振有词,你娃不跟我,你在家就要黏你!
你不和孩子玩儿,只顾看电视孩子当然就缠我了,你不能陪她玩会儿吗?我忙着呢,我在工作!我做完了陪孩子你慢慢看不行吗?
母亲仍然不听,沉迷于电视。第一次杜清欢直接关了遥控器,第二次直接关了电源,母亲像个理亏的学生,眼睛斜昵着,不服气:我就看会电视咋了?第一次赌气躺床上不做饭不管孩子,第二次拿包穿外套要回老家!
老太太不会给自己台阶,不考虑后果,全凭冲动。
杜清欢嘴巴上也一点不软,句句紧逼,话赶话。你不是硬气得要回?现在就回现在就走!
杜清欢已经被愤怒焚烧了全身!听够了她一辈子抱怨,怨天怨地怨老公!从没有她自己的错?!都是别人的错!摔倒怪地,淋湿怪天。埋怨媳妇不好,埋怨女儿不是好东西,埋怨老公没记得及时给她交保险费,心疼少领一年钱,骂孩子吵闹,对着一岁半的外孙,常说,“外孙是个喂不熟的狗,回头还是亲他奶”等等。
总之,杜清欢听见她开口说话,只要是抱怨的声音,就恨不得按个暂停键!偏偏母亲絮絮叨叨不知道停止下来,“别说了”“好了,让我休息会儿,我耳朵疼”“行了,对孩子别说那样的话”,就是不愿意停下来,反反复复,絮絮叨叨。
非要杜清欢像她一样吼叫起来“别说了!”似乎才有些收敛。声音是止住了,怨气却积攒起来。
母女之间,似乎不为什么事,有时就莫名其妙搞得剑拔弩张。恶性循环。
杜清欢痛恨母亲身上的许多特点她自己本身就具备。
表姐这句话,孝顺孝顺,先顺着她,再慢慢,好好和她说。
不断的在她耳边回旋响起。
是不是,和颜悦色的跟她好好说话,是她更需要的,比起杜清欢以“给她钱,给她买东西,送她去旅游”表达孝顺的方式比起来,更需要一个抱持环境?更需要一些被肯定的东西。
杜清欢冷静下来,试试——“好好说话”。
试着像对待同事,朋友,舍友,同学,像对待孩子那样耐心的对待母亲。
真正试图去理解她。~过几天复工上班了,她看电视能看几天啊?就这几天,看就看呗。影响孩子晚睡?自己抱着哄睡,关了门光线就没那么亮。身音太大?好—好—和母亲说,关小声音。
所以,杜清欢实践了一下,晚上九点,妈,我们先睡了,你看看早点睡——嗯。
晚上11点半,孩子醒了。从那个卧室挪过来,妈,你把声音调低些,看会就去睡吧,不敢熬通宵,长时间坐看你腰不好了,明儿可以继续看。
关了门,看不见灯光,听不见电视声音,也不知道她几点去睡得。
然后,杜清欢发现,其实以前自己不满意的事情,和母亲的抱怨是一致的。
自己改变了下,桌子上堆得满满,花了半天收拾出来,母亲起初还泼冷水,三天半,又堆满了!杜清欢没有像往常一样,言语争辩,只说收拾出来尽量保持。然后一周左右桌子上那些东西,没堆满,即使偶尔凌乱,杜清欢不像往前一样埋怨母亲,你看桌子那么乱你都不收拾下,而是自己收拾归置齐整,然后发现母亲也偶尔归置,也还主动擦洗灶台上的油腻。也还主动扫地拖地。
杜清欢也觉得自己,怎么自己以前注意力都在不满上?看不到母亲的辛劳?被情绪和抱怨气昏了头。被吼叫绑架了别人家母女间该有的温情。
孝顺孝顺,先顺再孝。自己有不满,自己以主导地位去改变,不是抱怨指望别人先去做改变。原件的问题,复印件仍然存在,杜清欢就要从自己这个即是复印件也是原件身上做更改。
未来的日子还长。杜清欢想起表姐说的,你也会表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