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宝宝会爬会走了,妈妈们可累坏了。
扔东西、藏东西、躲猫猫、转圈圈、垒高楼、找小孔……一整天下来没个消停,有时闹得妈妈们们会忍不住呵斥几句。
其实,每个阶段的孩子成长都有一些专属的特性,却常常被家长忽略。
而上面说的宝宝的表现,并不完全就是变得不听话了,而是因为孩子开始进入探索期,进入了空间敏感期。
这段时间的孩子,探索精神变得更强,他们会用身体去感受空间的奇妙。
接下来,就和各位宝妈们说说什么是空间敏感期,以及如何锻炼宝宝的空间感。
什么是空间敏感期?
空间的敏感期是0到6岁持续发展的。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探索空间的奥秘,对狭小的空间感兴趣,喜欢将物品从里面取出再塞进去……
空间敏感期是多种多样的,孩子主要靠物体位置的变化来感知。
在大人看来,空间感应是想象出来的,但其实,最早的空间感是感觉出来的。
因为对孩子来说,他们对距离、大小、形状等没有具体概念,而是靠身体感受。
这个时期的发展会影响:
●立体空间思维方式发展,如画立体设计图,学习几何等。
●方向辨认的发展,如何分辨东西南北,认路等。
●空间概念想象力的发展,如学习物理等。
6个小游戏,锻炼空间感
我们的生活和空间息息相关,大到房屋结构、桥梁隧道、小到玩具积木、折纸画画,到处都充满了空间感和想象力,而小朋友的空间想象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下面就来给各位宝妈们介绍6个可以锻炼孩子空间感的小游戏。
1.
钻床单
妈妈先把干净的床单铺开,然后带着宝宝一起钻到床单下面。
在床单下面时,妈妈用手顶住床单,让宝宝感受一下变小、变暗、全封闭的空间。
这个游戏能为宝宝创造新的环境,在适应的过程中,能逐渐培养空间感。
2.
隧道游戏
隧道游戏是一个宝宝刚接触时会拒绝,但接受后能玩两个小时的游戏。
当宝宝开始在里面爬来爬去,慢慢就会形成空间感,还能锻炼宝宝运动以及四肢协调能力。
“隧道”的制作很简单,可以用爬行垫卷成一个简易的隧道哦。
3.
连续翻滚
爬行垫真是个好东西,实用性非常强。可以让宝宝躺在垫子的一侧,开始侧翻,适应了后,可以做连续翻滚。
这个小游戏能帮助宝宝了解和把握垫子的空间,也能训练立体感,还能加强动作能力。
4.
翻山越岭
大家可以在家里的找一块相对宽敞的地方,放上枕头、抱枕、玩具等,让宝宝尝试各种方法翻越,也可以设置一些故事情节,既能丰富想象力,也能锻炼空间感。
5.
搭积木游戏
积木是孩子们成长中不可少的玩具,看似简单,玩法多样,除了能锻炼动手能力,还能拓展思维,有很强的益智作用。
家长可以让孩子将积木纵向堆高,也可以横向拼接,还可以发挥想象力,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
6.
走迷宫
宝宝在走迷宫时,需要从一个点走到另一个点,有时还需要穿越不同的障碍找到合适的出口,找出图画中隐藏的图案,找出图画中不同的形状……这都有助于培养宝宝的空间感。
当宝宝大一些后,可以一起玩人力小推车游戏,也能加强宝宝空间感的培养,还能锻炼手臂的力量。
此外,邀请宝宝一起整理房间,物归原位,也能培养空间感和方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