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春旱夏当潦,
入伏未保天日好。
老农经事言不虚,
防风防雨如防盗。
这是宋代苏辙诗作《外孙文九伏中入村晒麦》的节选。以一个耕种多年的老农口气,描绘入伏后的天气变化,提醒大家紧慎地预防夏季自然灾害。
伏,就是避暑之意。从夏至起,昼开始变短,夜开始变长,但一天中白天还是比黑夜长。夏至时分,还不是那么热。这时地面吸收的热量,晚上又释放了一部分。只是,每天吸热多,散热少,如此能量累积,量变到质变,就一天天热起来了。《周易》上讲“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阴阳交感互动,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当初美其名曰“伏”的那个人,简直是天才!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据说是确立初伏的算法。“庚日”指中国古代“干支纪日法”中带“庚”字的那一天。“三庚”,就是遇到三个“庚”日,第三个就是初伏。入伏日期并不确定,但有一个范围,在七月十一日至七月二十日之间。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
每一庚日相隔十天,中伏天数不固定。一般情况下,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四个庚日时,中伏为十天;有五个庚日时中伏为二十天。但如果一年当中有润月,立秋就可能早,秋天的收成就可能欠一些儿,这个是有例可循的。比如今年,夏至到立秋间就有五个庚日,但由于存在一个润四月,故而立秋早(8月7日),秋庄稼大概率差点儿。中伏有二十天(据《老皇历》)。
入伏对农家来讲是晒粮食的好时光,所谓“伏中一晒不可缓”。
苍耳,苦,辛,微寒,小毒。祛风,散热,除湿,解毒。喜欢生长在土质松软深厚且水源充足的肥沃土地上;这档口,旱地上的苍耳大都枯萎了,难以寻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个时节对于喜爱牡丹花的人来讲,补种牡丹正当时。连苏辙老先生也写一首《补种牡丹》:
“换土移根花性安,
犹嫌入伏午阴烦。
清泉翠幄非难为,
绝色浓香别眼看。”
这个老先生真是一个性情之中人。他在另一诗作《六月十三日病起走笔寄仇池》开篇就写道“入伏节气变,翛(音xiao)然如九秋。”看来什么也不是绝对的,入伏也不一定都是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