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我与俩娃的日常》
文/颜克
2020年伊始,一场冠状病毒让所有人失去自由被迫“关”在家里。24小时的与娃相处,也真的需要智慧和勇气!
蒲磊老师说的非常好,是的,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我是一个美术老师,就像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生活既艺术,我们要艺术的生活一样。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虽然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但其实他们什么都知道。
孩子三到六岁是形成人格和思想品格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如果得到正确的发展,那么将是他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很多孩子在长大之后有思想问题或行为问题,都是因为曲折破碎的童年。
小孩子对家人的需求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单纯的需要陪伴,陪他阅读,陪他玩耍,这样对他形成良好的性格,建立完整的人格非常重要的作用。
言传不如身教,在我们家里到处都是书,所以女儿和儿子都比较喜欢阅读,喜欢阅读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写作文起来也不是会很费劲,所以女儿小时候我经常给她读绘本故事,比如《小鸡球球系列绘本故事》,还有《我爸爸》、《我妈妈》等她现在自己基本上可以讲 出来,会错几个字儿,但是她会用自己的思维和情感重新表达,有时候我们把她读的故事录到喜马拉雅,再给她听,记录她的成长。另外专注的阅读能拓展孩子思维的空间,儿子在三四岁的时候就可以一个人看绘本故事超过二十分钟,现在两个孩子会一起各看各的书。在小学的时候这种阅读的存储量还不明显,到了中学高中,那么孩子很多知识面儿都来自于小时候的阅读储备,如果小时候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那么将来再去阅读是很困难的事。这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经常一起读一个绘本故事,有时候睡前要开一个家庭故事会,爸爸妈妈和孩子轮流分享故事,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他们会把读过的绘本编成新故事,这就是创作。
因为我是美术老师的缘故,我经常会在家里画画,也会带孩子去我的工作室或者画室,两个孩子自然对于绘画和手工表示出浓厚的兴趣,经常在家里拿起画笔画画,做手工,他们不到三岁都会用剪刀,以前我在画室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她也会兴致勃勃去跟着哥哥和大朋友上。我很多朋友看了他们的绘画都觉得不可思议,觉得他们有绘画天分,其实对于绘画来说每个孩子都是有天分的,只是这些天分有没有去被发觉出来。在疫情期间,我们每天看新闻,看手机,看幼儿园老师发的关于儿童防疫的知识,也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去表现他们眼中的冠状病毒,看他们如何去面对病毒。有时候还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录成抖音,分享记录生活中真实的瞬间。儿子从三岁多开始画画,已经画了几十本速写本,我们有时候翻看他的作品,也很有成就感,儿子的画,也是我创作的源泉。就像毕加索说的:我一辈子都在学习如何像孩子一般画画!女儿不到三岁开始涂鸦,这个寒假,已经可以从胡乱的线条画成有内容的故事了,孩子的画可以用来听,每次画完,都给我讲讲她画的内容,真的是很有趣的故事。
我少儿美术的圈子里有一个很好的折纸课程,我们有时候也会一起做折纸,剪纸,甚至是把抽纸当成小雪花撕,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我们在家里还放了很多的软陶。有时候我们会用软陶来做一个卡通小人。有时候做几个小恐龙或者把冠状病毒用软陶做出来,然后再烤成作品分享在朋友圈和班级群中,连邻居的小朋友都兴趣盎然,问我们要了材料在家隔着屏幕一起做手工。
有一次女儿想吃甜甜圈,当然没有办法去蛋糕房买甜甜圈,家里也没有做面包的食材,我们就用软陶做了一盘甜甜圈儿,有一周的时间,女儿每天都拿着甜甜圈和哥哥做游戏,两个人过家家其乐无穷。
除了用软陶做东西,以前做饭的时候很少让孩子参与,这个冬天我们一起蒸馒头,一起包饺子,一起做面条,参与其中,孩子非常快乐,自己用馒头做成恐龙做成花朵做的奇形怪状,吃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不能出门,因为我们家是一楼,下雪的时候看雪,天气好的时光晒太阳,有时候会把枯树枝做成装饰品。也会捡不同的叶子做成叶子贴画。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我的两个孩子相差四岁,也会打架,争东西,但更多的时候哥哥是榜样的力量,妹妹是大家的开心果,哥哥背古诗的时候会一起教妹妹,妹妹也会缠着哥哥陪她捉迷藏,玩乐高!两个人出去玩耍的时候,会一致对外,一起在家玩,又是很好的玩伴!
我每天自己早睡早起,也要求孩子们准确的作息时间,养成好习惯,随时迎接开学的日子!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定能取得胜利,愿未来的日子,我们多点时间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20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