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的意义,我有一点疑问,写作既耕耘也收获不好么?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但凡曾国藩的“粉丝”都非常喜欢引用这句话。
梁启超这个典型的“曾粉”,曾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说了这么一段话:“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我初入写作全因心之向往,关于写作的意义还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今天看了很多关于写作意义的想法,有的觉得写作是一把钥匙,有的觉得写作可以提高记忆力,有的是为了重拾乐趣,也有认为能舒缓情绪,或者是分享和交流的……
在各种想法里,“不问结果,且先耕耘”给我印象最深,也让我很迷惑?
我理解的“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于社会来说是一种理念,一种家国情怀的写照。而“不问结果,且先耕耘”于写作而言是誓师般的宣言。
但写作既耕耘也收获不好么?
《刻意练习》这本书里讲述了莫扎特让人望尘莫及的天才故事。莫扎特7岁便开始环欧洲旅行演出,他能准确分辨音调,拥有“完美音高”,这一现象异常罕见,大约在每1万人中,只有1个人具备这种能力,甚至在乐器的演奏名家中,也非同寻常。
然而,日本的一音会开展了一项实验,心理学家榊原彩子招募了24个年龄为2-6岁的孩子,组织他们进行长达数月的练习,完成训练之后,参与研究的每个孩子都被培养出了完美音高。
其实,莫扎特的特殊才能,与他的成长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个中等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把心血倾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莫扎特4岁时,父亲便开始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大提琴以及更多其他乐器。
这意味着对于能力的学习而言,结果导向加上有方法的训练是可以使人的能力获得培养和发展的。
再想想刘主编的写作课,不也是告诉大家可能的收获--拆书稿写作可以赚钱,然后在刘主编快速阅读,写作作业等一系列方法下开展训练么?
那么我们在学习写作前确定一个想达到的收获,有目的,有针对性,有方法的训练,也许最终并不一定是我们想达到的那个收获,但这条写作的路上一定会更容易有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