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唯有变化是不变的,也只有拥有变的思维才能时时将事事调整为适合自己的。
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能解释这句话的例子数不胜数,相信你也能够举出许多,可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呢?判定是的标准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进行选择?我将从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休息、读书、运动三大课题去谈谈我的心得。
(一)休息
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科学、标准、规则,可人非流水线上生产的同一模具套刻出来的产品,又为什么非要把自己往一个社会模具里面套呢?就拿占据我们人生大概三分之一时间的睡眠来说,入睡时间、睡眠长度等都是有“社会标准”的。
由于早睡早起身体好的观念,衍生出晚10—早6左右是最好的,这样睡能够让人早起精神焕发。中医认为,人体内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每一个时间段内都有固定的脏器的固定工作上班时间,如果你不休息,他们就不能很好的上班。
但是事无绝对,我就特地实践将我11—7点的生物钟调成10—6点,近半个月我上午都会昏昏沉沉。同样的如果我是12—8点,亦会如此,所以你可以选择一段时间观察哪个时间段醒来让你感觉耳目清明,头脑清晰。同理睡眠时长亦是如此,少至4小时,多至9/10个小时,都是可能的,唯一的评判标准是你自己的感受。
这种不同是有基因根据的,尹烨《生命密码》中写道,英国萨里郡大学的医生们发现拥有不同的PER3基因型的人入睡时间可以相差一小时之多。如果有人的DEC2基因发生变异,就只需睡四小时左右,反之如果携带其他基因的,可能要睡更久。因此,如果有DEC2基因变异的人非要求自己睡够八小时,多痛苦啊,甚至因为睡不够八小时以为自己得了失眠症。
所以最好的评判标准就是自己的主观感受,尹烨也说“只要醒时觉得精力充沛、思维清晰,就是睡眠良好的标志”,也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入睡时间与睡眠长度。
还有一种休息叫小憩,也就是间断性放松。应该都听说过番茄钟,它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科学研究人的高度集中力在25分钟,因此若每25分钟休息五分钟,就能够让自己一直保持最高效的状态。这种工作一段时间,放松一下的原理是科学的,但要根据自己的状态去调整工作、休息的时长与配比。比如我没有瞬间进入状态的能力,但是在状态中集中的时间较久,我就会调整为一小时左右放松一下。
放松的方式很重要。因为这个放松是为了让我们内心逐渐放缓,能够感受身体缓慢流动的状态,与睡眠中我们整个身体运行放缓的机制一样,这样就能够达到让大脑休息的目的。具体哪种方式能让你达到平缓的状态,哪种方式是你所喜欢的,适合的,需要经过多次实验与选择,比如深呼吸、舌砥上颚呼吸、冥想放松等。当然不止可以选择一种。
(二)读书
读书在当今社会好像是个解决世间问题的万能钥匙,但凡有朋友表现出自己有所迷茫、困惑、不知所措时,总有人告诉他去读书吧。也因此衍生出了无数的书单、读书方法。这些有用么?有用,对作者有用。就像你问别人挣钱的方法、交朋友的方法一样,可以学习却不可复制。尤其是在互联网信息过剩的时代,你该读什么,怎么去读都要从你自身出发,如何从自身出发呢?
我们先要建立一个认知是每个人、个人的每个阶段的阅读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找到符合自己当前能力的书。首先你想要读书肯定是抱有某种目的的,是想要习得一种能力?还是想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或者想获取某方面的知识?然后根据你的目的就能找到你想要的书的类别。第二,根据这一主题可以去知乎、豆瓣上找评价较高的书(因为可能是全新的领域,自己没有选择基础)第三,下载基本同一指向的书目(在文末我会放我常用的电子书网站)第四,找到适合自己阅读习惯(包括文风与逻辑),又略高于自己阅读能力的书,仔细认真阅读。
这样的阅读不需要坚持,因为它不会难的让你昏昏欲睡,也不会简单的让你无聊。此处的“难”与“简单”完全是相对于你个人而言。
读书的方法亦是如此。有浏览目录法,整体翻一遍建立联系法等等。但最好的方法是根据你选定的这本书,按照你在读这本书遇到的困难,调整你读这本书的顺序与方法。因为不同的作者,不同种类的书籍逻辑都不一样。只要建立起灵活的阅读习惯,时时调整,而不是一味地从前至后读,你就一定能从书中收获许多。
(三)运动
也是我们如今社会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了。信息多元化带来的好处就是给了我们无数选择的可能,但我们人性的本质却是复制粘贴。像女生如果看到某人月瘦十斤,肯定立刻去询问经验,从饮食到运动,其内在逻辑是以为通过复制他的过程,就能复制他的结果。结果是什么相信你们不只知道,可能还亲身经历,基本都会以半途而废告终。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事情一涉及到坚持,就是你要始终与本我对抗,失败的结果是必然的。
那什么运动是适合自己的呢?
你要考虑到天时地利人和,大道理都是相通的对吧。天时包括自然天气与身体状态,地利就是运动地点的便捷性,人和就是你一天工作下来的状态。本质就是不要生搬硬套任何一种课程与运动,而是要根据当天的各种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与时常,让自己达到身体舒适的状态,就是最适合自己的。
比如今天温度适宜,还有余力,又有想去的地方,那去跑跑步嘛,一举多得。可如果天气寒冷,你又非要跑步,甚至发现自己吸入冷空气会导致胃里难受,都仍然坚持,就是用力过猛。我们要有目的是运动,方式可以根据外界环境随时调整的思维方式。
同时调整自己运动的目的只是为了达到身体的和谐。身体和谐,内循环流转顺畅,会附带许多惊喜的效果,不然为什么“觉察减肥”会有效呢?明明没有运动都能瘦,就在于与自己的和解。吃多少让自己最舒服,动多久,怎么动更合适,这种和解能让我们达到最好的状态。
(四)总结
从基因学讲,我们是由无数的细菌病毒组成的,他们潮起潮落,更迭变换,一刻不停的在运转着。那么我们作为这样一个集合体,又生活在日出日落,四季变换的世界中,当然要根据当前的情况作出最适合的选择。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适合我们的也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为适合本身一直在变。
愿我们用适合的概念思考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