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班级一个男孩子,最大特点是爱说话,无论上课、课间、排队,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点,随意说话,点他名字还赖着不承认。安排他跟任何同学同位,不久都会有任课老师和家长找我,说他上课说话,影响别人。除此之外还动不动就给老师们出脸色,即使我陪着背单词都给我脸色看,好言相劝这样,批评也这样。谈话、批评、找家长、让同学给做工作,各种办法都用尽了,依然不能改变这种状态,而且在家、在校都是这样表现。
跟家长交流多了,尤其是和孩子爸爸沟通多了,这才发现真正的原因还在孩子身后。这个孩子的爸爸善谈,每次交流基本都是他在讲,讲他怎么教育儿子,怎么给儿子讲道理,讲了哪些道理,和儿子谈话的形式,儿子什么表现。一开口就将近一个小时滔滔不绝,可是他的说教在儿子身上一点效果都没有,反而养成了孩子的碎嘴,无论何时何地都喋喋不休。孩子的表现不是和家长有极大的关系吗?
教学中也会经常遇到上课爱说话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般是没有形成好的习惯。这与家庭的教育不当有关,孩子从小想怎样就怎样,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坏毛病。意识不到说话做会影响老师讲课和同学们听课,想顶撞老师就顶撞老师,因为他在家就是这么做的。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总希望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设想成长,若有不随意就不停地说教,翻来覆去,便成了唠叨。唠叨一般总是指责的多,批评的多,报怨的多,有时甚至讽刺挖苦。孩子听多了会感到厌烦、反感,进而逆反,故意和你反着来,教育结果就走向了反面。
作为家长如此,从家长看去,联系老师,老师也经常会陷入唠叨的泥潭,那么家长老师怎样才能不唠叨,让教育效果产生正面效应呢?我想这几方面一定要注意:
一、善于观察,正确把握孩子心理。家长、老师都要善于观察孩子,通过孩子的神情、言语、注意力和习惯动作的变化等,正确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状态。把孩子的这些在外表现和反应的内在心理联系起来,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自己陈述条理清晰,孩子才能心服口服,而不要没有目的的唠叨不止。
二、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家长、老师要做孩子心中的偶像,学习的榜样。最近微信上有一副画,两对母女在地铁上,一个母亲在看手机,孩子也凑过来看手机,一个母亲在看书,孩子也凑过来看书。所以,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父母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长成什么样的人,老师的行为却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二次教育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时听到一些做父母的无奈的感叹,说孩子不爱看书,不爱学习,说这些的时候,自己却躺在沙发上翻看手机。如果父母嘴上说的天花乱坠,行动上却另是一套,孩子则从小“阳奉阴违”,只说不做;如果父母双方经常挑剔孩子的行为,“鸡蛋里面挑骨头”,孩子一定也是一个喜欢挑剔别人的人。
以前班级有一个女孩子总是爱指责别人做的不好的地方,遇事唠叨同学,和同学相处得很不愉快。在与孩子爸爸交流中了解到:孩子从进门换拖鞋到关灯睡觉,父亲一直不停地指出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生活、学习面面俱到,最终导致孩子眼里只有别人的缺点。父母少说多做,身教为先,言而有信,至关重要。
老师也是如此,楼梯上看到一片纸花,老师弯腰捡起,学生看到老师的行为,自然也就不能对纸花视若无睹。进校门有执勤学生,他们不向我问好,我就主动说声“你好”,第二天再走到门口,学生就会主动问好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在平时的行动中。
三、语言表达讲究艺术。唠叨让人厌烦,易招致怒气,大人间尚且如此,何况孩子。不如改用提醒的语气,这样听起来则有帮助的意味,给孩子切实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五分钟之后关掉电脑吧。”“午休之前把落下的作业补完吧”这样的说法能给予孩子喘息的空间。比“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脑”“补不完作业不能午休”这种说法更有效果。换一种方式,用委婉又简洁的语言,让孩子清楚明白,乐于接受。
以上是由我们班级的一个不犯大错误,但是特别让人操心的孩子引发的一点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