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是什么,为什么大家都说越来越淡?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多年。
小时候,热热闹闹,过年=好吃的+穿新衣服+放花炮+舞龙灯+拿压岁钱+走亲戚。。。
长大了,没滋没味,过年=玩手机+睡懒觉。。。
小时候过年,远嫁的小姨每次都带着一家回来,小姨一家,我们一家,外婆外公,大人做饭吃,打麻将,我带着表弟去外面各种嗨,跟小伙伴们在河边用废旧木料烧火,用清凉油的小圆盒子烧开水,雪地里堆雪人,翻围墙进去幼儿园滑滑梯;晚上全家一起放花炮,那是属于我们的绚烂;到了初八,附近开始舞龙,龙所到之处,鞭炮齐鸣,都觉得喜庆吉祥,小孩子跟着龙走,过了正月十五这个劲头才算下去。
外公外婆去世后的十几年,小姨没有回来,只有我们一家过年,在家看电视,玩手机,睡觉成了主旋律。吃的比平时丰富,但平时也能吃到;长大了,也不再玩花炮,没有人再给我压岁钱;附近的青壮劳动力都出去打工了,舞龙队队长去外地带孙子了,舞龙队也散了。
我的年味也随之一点点散去。
那些年,过年一点意思也没有,冷冷清清,只是休息的几天,又长大一岁的几天,Nothing more. 我曾经一度不想回来过年。
直到去年小姨一家又回来过年,一共才5个人,我妈买了能装三个冰箱的菜。小姨他们呆了4天,我也就呆几天,剩下的菜我妈吃了大半年;大年初一一起去爬南岳,平时没事我们几个在家里打扑克,我跟小姨总是输,但胜在心态好,哈哈哈;我跟表弟都大了,早就不玩花炮了,放了几封鞭炮,幼儿园的围墙怕是翻不进去了;两家人过年都很开心,并约好今年他们还要回来过年。
今年的年味特别浓。小姨一家提前了几天回来过年,正好赶上我妈的生日,全家一起给我妈过了生日。鉴于去年的经验和我们的建议,我妈只买了1.5个冰箱的菜,很多都是青菜。过年的这几天,我们家剩菜很少,每个菜都是小碗菜,分量不大,花样比较大,一般一顿都能吃得差不多;大年三十出去爬了一座山,整座山几乎就我们一家人,边走边听沙漠骆驼,好嗨哟;大年初一回老家祭祖加去舅舅家吃饭,表姐家做的新房子我第一次去,自家竹园里的冬笋鲜甜美味,自家养的鸡和鱼,种的菜,都特别好吃;初二去石鼓公园,也是一个名胜古迹,上街吃全城热恋的小吃,看电视,打扑克,煮火锅吃,好开心好开心;初三小姨一家回家了,约好明年再来过年,都约好了明年吃什么菜,大鱼大肉不要,青菜多一些,小姨带一些这边没有的菜和两只她那边的特色酱板鸭回来,好具体,哈哈哈。
比较了三个阶段的过年,童年,青年,这两年,我突然对如何营造好的年味有了领悟。
好的年味只需要几个简单的因素:
1. 亲人在一起(我们家,小姨家,舅舅家)
其实前面还有一个定语,关系好的亲人在一起。
身边很多人觉得走亲戚麻烦,也因为现在的学习和就业,大家隔得越来越远。
我以前也觉得麻烦,但正是因为有了走亲戚才会有那种年味的氛围。这就像菜里的盐。朋友也挺好,但古语云,“每逢佳节倍思亲”,没有说每逢佳节倍思朋吧。过年只要不是跟亲人在一起,都会觉得差那么一些味道。
2. 做一些有仪式感的事(贴春联,按照习俗过节,回家祭祖,吃团圆饭,拍全家福)
过年是中国的传统,其实也是一个蛮有仪式感的事情,按照习俗过年,会增加仪式感。
比如我们家这边,春联一定要腊月二十八当天贴好,除夕洗衣洗澡扔垃圾,初一不能倒垃圾,初一是祭祖的日子等等。其实穿越千山万水,在过年大家聚到一起,本来就是一件挺有仪式感的事情。
我们并不迷信,但是遵从这些有仪式感的习俗,的确给我带来了浓浓的年味。
3. 让每个人都有参与感(“一起”这两个字很重要)
仪式感的事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也不是天天都有。让大家有参与感,非常重要。哪怕是煮饭也让大家一起参与,让这个年就跟每一个人都联系上了,每一个人都觉得这件事情跟自己有关,这会让年味增色不少。
例如我们家一起回老家,一起去近郊游玩,一起在家里煮饭洗碗打扑克,一起出去买臭豆腐吃,一家人在一起,觉得干什么都挺有意思的。
亲爱的朋友们,你的年味怎么样?不妨尝试一下我的三个感悟。也欢迎在留言区说说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