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识别,让机器人不再是“瞎子”,可以完成很多可视化工作。
统一的机器人作业系统是机器人迅猛发展的基础。
云——机器人共用的大脑。
广泛应用机器人的发达国家在纺织业等制造业领域开始占据优势,工厂“回流”。
在发达国家,随着机器人的普及,在出现就业危机的行业里,首当其冲的就是服务业。
农业中的机器人也正在淘汰农场工人,被淘汰的农场工人将“无路可去”。
“三重革命”报告预测:电脑化会使一个经济体完全依靠机器进行生产,造成的结果是大量失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最终消费者购买力越来越低,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下降,无法继续推动经济的增长。
工资停滞、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就业机会减少、下降的劳动力参与率、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应届毕业生收入减少和就业不足、工作的两极分化这七大现象验证了“三重革命”理论。
全球化、金融化和政治都不能完全解释这些年来的经济数据。
信息技术拥有前所未有的破坏力量,是“罪魁祸首”。
摩尔定律(补充):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
人工智能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抢占你的工作饭碗并不需要复制你所有的智力,它只需要完成你为获得报酬所做的具体事情就好。
人工智能在很多工作领域对白领工作岗位造成了不小的威胁。
人机合作,并不现实。
三项前沿的科学技术,即3D打印、自动驾驶和纳米技术,对社会有何影响。
消费和收入的平衡关系,是经济稳步向前的保障。
工人下岗→消费力减弱。
机器是不消费的。
穷人消费的不只是收入,还有债务。
不再是生产决定生产率,而是需求。
消费的疲软也会减缓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当不平等扩大,经济增长将不可持续。
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停滞甚至萎缩在所难免。
依靠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消费需求来刺激世界经济?并不可行。
作者认为:数据和量化思维解决不了根本的经济问题,我们不应只依靠经济学家的数据模型来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
给低收入群体提供一份基本收入保障,并搭配合理的激励措施,是一种应对需求减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