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的文字出人意料的简洁清秀,让我突然对当代作家又有了些别样的好感。我原以为像她一样的作家,受尽了英语文法的熏陶,会摒弃了中文传统的短句,像英文一样写出冗长臃肿的长句,虽堆砌了各种华丽的辞藻,但却缺失了中文的性感。
可她并没有。
《三思楼》是我在图书馆随意拿来翻看的一本书。文字恬静如水,丝毫没有矫揉造作。我想,勉勉强强把它归为言情小说,但又没有情感的大起大落,一切都如同潺潺流水,细细道来。
比起写故事,《三思楼》更像是在写人性,写社会,写生活。
可观刚开始与室友生活时,觉得是自己的年长,让她看起来比旁人懂得更多,可渐渐地,她又不断发现了身边人断人识物的理论,物质社会的认知,都是可观所不曾了解的,她又觉得自己或许没那么成熟。
我也见过许多人,将这社会说得那样不堪,那样黑暗。我或许也曾以为他们多么成熟,或许也曾深深怀疑过自己是否太幼稚天真。可一个人的成熟,却不是靠他有多少理论判定的,而是理智。
可观的确是一个成熟的女人。
就像可观明明知道自己爱上了山联,却不宣之于口,甚至不做任何举措。因为她知道利弊,懂得时机。就算被旁人看出了自己的心思,不否认,却也只是漠然。理智确实是残忍的。就好似山联被可观拒绝后,临走时,伏在可观耳边说的那句:“当你年迈,鬓边又长出白发之际,你会后悔曾经理智得如此残忍。”
亦舒的文字撕去了人性伪善的假面,爱便是爱,不爱便是不爱,不疾不徐地语气却省去了我们所习惯的“客套”和装模做样。
“你虽不大看他,但是当他不在看你的时候,你心里却老大不自在。”
人都渴望被关注,却不愿主动去关注他人,就好像人人都渴望被爱,却不大愿意承认自己也爱着那个苦苦追求自己的人。或是因为身份的不同,或是因为地位的差距,但一旦他不再追求,自己的内心却是不爽快的。所以主动爱一个人才显得伟大。
“可观内疚,她不知他叫她来探访病人,她还以为他约她跳舞看戏吃茶。人人对山联都有误会,不,是憧憬。“
这其中的“误会“二字,被憧憬逼出了原型。所谓的误会,不过是众人眼中的山联,是众人幻想出的山联。因着山联的书卷气,他的深沉,他的美丽,使得无数少女为他倾倒,为他意淫着各种对话和场景。可现实中,山联却与人相交甚浅——“没有好友,却只有朋友而已”
“真无聊,可是,但如不,老了说些什么呢?”
“就这几年里,然后,女生不但要找工作参与养家,还得怀孕生子,打理家务,转眼间珍珠变为鱼眼珠。”
《三思楼》将视角放在大学生身上,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浮躁也荒谬,放肆也无聊。可也不过这几年而已。也只有这几年,你再怎么浮躁荒谬,放肆无聊,都可以被接受。趁着该放肆的时候不放肆,该无聊的时候不无聊,出了校门,换上西装革履还有谁和你一起浮躁荒谬?
而女人,恐怕最美好的时光也搭在这里了。不禁让我想到了大观园,汇聚着年少,童真,小人儿模仿着大人起诗社,请客做东,却不像大人世界一般正经,甚至虚伪。正如书中的林小姐,说爱便爱,说恨便恨。
再三细思量,情愿相思苦。通篇读完,我也细细想过这句话的含义。却恐怕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解读。西奈为爱的疯狂,痴迷,自私,热欲;林尚美的执着,隐忍,心机,执着;以及可观的理智,又有哪一种不苦呢。故事情节峰回路转,始料未及,而主角却也好似只有可观一人,走过人生中的起起落落。她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山联,谢利歌,酒保,陪客女学生,旅游中介,憨厚老实的同学,有过些许好感的大陆,以及与她家庭关系复杂的林氏家族,就好似是在人生中,不同的角色占着不同的分量,不同角色的出场也都无比自然,便是我喜爱这本书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