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诗,表写山水色,实透寂寞心。
金代诗人元遗山,这样评价柳宗元,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柳宗元的山水诗,深受谢灵运影响,
但诸多受谢灵运影响的诗人里,无人深似柳柳州。
如今山水诗作应犹在,
但却不见山水美,
全是当年诗作创作时的一份寂寞心。
柳宗元寂寞、压抑、孤苦、沉痛,
幸好还有茶,暂得舒怀。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
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
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此诗作于807年。柳宗元805年,被贬到湖南永州做司马,寄居在龙兴寺,与和尚巽上人相识。和尚以茶相赠,柳州以诗为谢。
湘竹阴下生茶树,零落朝露凝精华。
踏雪修行佛门客,朝采甘露茶嫩芽。
蒸汽制茶泉水上,咫尺之遥到高崖。
茶饼方圆色奇丽,宛如玉璧无疵瑕。
金鼎烹茶香馥郁,无论海角与天涯。
涤除烦虑人归真,正本清源荡昏邪。
犹如菩萨甘露饭,普熏佛门三千牙。
可叹蓬莱瀛洲客,舍此灵芽贵流霞。
此诗里写茶树的生长环境,阳崖阴林湘竹下,这是出好茶的绝佳环境,也侧面交代了唐代制茶的蒸青杀青,最终制成饼茶或团茶。将茶饼研磨成粉烹煮饮之,是唐人饮茶之风。
此茶,珍贵如菩萨之甘露饭,涤除烦扰、扫荡昏寐,珍品也。
此诗,表面借茶笑叹蓬莱瀛洲客,仿佛写出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却也是柳宗元借茶麻醉其内心极深的痛苦。
柳宗元因政贬到永州,他在永州的生活上很不如意的,仕途不顺,妻子离世,也无子嗣,孤身一人,孤苦伶仃,所以他不是真超然,而只是故意写超然。
此诗茶味,虽有甘露之香,却透人生之苦。
加之永州夏日湿热难耐,更显孤闷。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夏昼偶作》
永州之暑,闷如醉酒,推窗凭案,便入酣眠。
午间独醒,人间沉寂,只闻数声,敲臼制茶。
暑热难耐,推窗无风更无人,唯有入眠避孤闷。
独睡午间,独自醒来亦无人,唯有山童制茶声。
暑热,饮茶可去。孤冷,何人能敌?
柳宗元贬官客居永州十年,是其最痛苦最哀伤的时期,
柳宗元四十六岁早逝,永州这哀伤孤苦的十年,却占据了他短短人生的十年之多,可叹可怜。
此诗茶味,茶香胜酒香,无声胜有声,无人盼有人。
柳宗元,
重振家声重任在肩,却贬官多年于蛮夷,
里不能复家族之兴,外不能顺仕途之路。
无妻无子,孑然一身,
欲借山水掩悲苦,饮罢清茶暂缓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