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若木槿
闺蜜忽然说给我寄了东西,要我记得签收。我有些不明所以,又似乎隐隐知道原因,是了,我二十岁的生日,不远了。东西到学校的时候,我人在杭州,她叮嘱我检查东西是否完好,我只说好,会的。我朋友不多,会彼此记挂生日的,更少,却也简单,清净。
若是两年前,或更久以前,我大概会为这清冷的局面而黯然神伤吧。当年那个小小的,为了没有生日蛋糕的生日而委屈至落泪的小女孩,而今却将室友间基于礼节的“生日餐”视作不得不应付的麻烦。难得与男票见面,扯闲谈时提及日常生活状态,他带着玩笑的口吻了然地数着:孤独,忧郁,文艺。
似乎,这三个词真的很能概括我的生活状态,不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只是回头看看,时光洗去了很多东西,又为我那颗不安分的小心脏增添了不少东西。于是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孤独,什么是忧郁,什么又是文艺。而这场关乎心灵的洗涤,以“写作”的形式,开始在我二十岁的起点。
十八岁的生日是在大学里过的,是我迄今为止过得最热闹的一个生日。那时候进校不久,和许多披着“大方热情”的性格外衣结交的朋友还存着联系,有同届的,也有学长学姐,开了个KTV包间,吃着闹着。
那个生日,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闺蜜的贺卡。她送的是一个黑皮钱包,她说十八岁生日一过,就意味着我成年了;而成年,意味着我们在拥有更多自主权的同时,也要承担更多地责任,所以希望我能更妥善地管理好自己的钱包。
那是我第一次那么庄严地觉得,自己似乎真的长大了,该成熟点了。然而一个带有特定意义的数字改变不了什么,成长靠的是经历与体悟。我总是狡猾地想把“写作”这回事与自己的生命更深刻地联系起来,大约事实亦是如此吧,回顾这一年左右的光景,“写作”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当教科书中那些空洞而乏味的东西渐渐变得丰富而生动,仿佛一副副骨架终于被填上了血肉的时候,我的求知欲也日渐地强了起来,不再如以往那般将“学习”当做不可推卸的负担。令人痛苦的是,我们在不断被教导“不能迷信权威”的同时,又总不得不以“权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衡量,因为我们的思想深度还不足以撼动“权威”。
不少人都认同这个观点:写作与阅读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对这个观点表示心悦诚服之前,我只是大概知道,却谈不上多认同。许多人将阅读比作“输入”,将写作比作“输出”,认为只有充足的“输入”才能有所输出。而我却是通过“写”才深刻意识到“读”的重要性的。
最初的写作使我开始注意到生活中一些以前不曾注意过的东西,既感到神奇又觉得有趣,重要的是,我开始产生深入思考的倾向,而不仅仅满足于表面。当我对于生活渐渐有了许多自以为独特的看法与体会,却无法清晰表达,且没有一定理论作为支撑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我该看书了。
凡我们所读的文字,莫不是由人书写的。相对于将“读”与“写”比作“输入”与“输出”,我更愿意将他们看成是“表达”与“聆听”,而介乎“读”与“写”之间的,便是“交流”了。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知所感有限,所以要阅读,要与人交流,以便加深对所处世界以及自身的了解,从而找到自己该走的路。
小学读完是中学,中学毕业上大学,大学毕业之后,考研?工作?当那条理所当然的、几乎每个人都要走的轨道忽然接近尽头时,寻找出路便成了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个世界上的人太多了,不论是以口述的形式还是以书籍的形式,告诉你“怎么做”的建议也太多了。有时就是两个看起来完全对立的观点也能各自说得头头是道,让你无所适从……
事实上,我的思想震荡主要起源于一堂语言学的课,那以后,我眼中完整而稳定的世界忽然破裂变得琐碎了起来。
老师说,概念性的“笔”指的是字典中的“笔”,是包含了世间所有“笔”的共性的一个概念性的东西,但世间真实存在的“笔”却存在着不同的颜色、款式等等。又在教材上看到对“落幕”一词的解说,大致是说这简单的两个字概括的是戏剧中结尾时的三个复杂场景,重点依然是强调词的概括性。于是我开始下意识认为每个词背后都藏着深厚的内涵,又因为对很多东西不甚了解,有时候会觉得说话都成了困难的事。
随着专业书阅读量的增加,那种混乱的思想状态得到一定梳理,我渐渐明白: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更注重实用性,简单明了为好;而文学的语言则更注重审美性,生动形象为佳。一个词不仅有着其诞生时的本意,也存在经过一定时期发展后产生的引申意,而具体的语境可以决定词所代表的是哪一层或者哪几层意思。也就是说,词语本身所蕴含的意味不影响其使用。
这样,破碎的世界被整顿一新,渐渐形成另一个相对静止的整体,不同以往的是,这个整体随时都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从而使我眼中的世事变得无常了起来。
从什么时候起呢,我热衷于思索这些少有人关注的东西,有时间了就跑去图书馆与书为伍,不再像以往那般向往着,并且,一有机会就奔向那带着欢声笑语的热闹中。我总觉得我想要追寻些什么,可那具体是什么东西,又难以表述清楚。在这个看似自由的新时代里,于人生之路,早已没有什么绝对的正误标准,答案,终归要自己去寻找……
思绪远了,难免产生无所适从的茫然,于是深感孤独而痛苦。可看看脚下的路,环顾周遭的一切,又不免庆幸,不论我的思绪如何动荡,这物质世界的一切,变化总是相对缓慢的,显得安定而平和。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我只能找一个心向往之的大致方向,一步一步走去;只能多读多看,看看人家是如何说如何做的,再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听从较为合适的建议。
偶尔惶恐,这沉静内向的状态可适合我在不久的未来,进入社会之后的闯荡?可我现在除了多读多思多写,又还能做什么呢?
二十岁,透过阅读与写作,开始认真思考人生的一年,这大概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成长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