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4月28日,一晃今天出来已经是第八天了。绍兴是鲁迅的故乡,我们小时候上学读得最多的就是鲁迅的文章,三味书屋、百草园、阿Q、闰土、祥林嫂,孔乙己,乌篷船、茴香豆……,好像都在眼前。一早就出去,到了故居还没开门,很快游客一波接着一波犹如决堤洪水,直到快中午了,人流才稀疏下来,鲁迅故居不卖门票,凭身份证入园参观,大概旅行社都是赶在早晨先过来的。我们走得慢,看得仔细,到了中午也没看完,满街都飘着油炸臭豆腐的味道,于是就在故居外的饭店吃中饭,喝绍兴黄酒,佐以茴香豆,感受一把孔乙己的情怀。还专门点了一个菜,名曰绍兴三臭,服务员好心劝我们,北方人很难接受这种味道,不过我们吃了感觉还算可以,那臭味比起北京的臭豆腐差距还不小。
下午去了沈园,出鲁迅故居也就两百多米就到了沈园,不知道为什么,从没有听到过鲁迅说起这个园子的事。抬脚刚过路口,就见一座雕塑,那是陆游与唐琬在垂柳下的凄楚身影,“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浪漫且哀伤。沈园并不大,虽是江南名园却也没什么值得称奇的园林景色,如果没有陆游的这首《钗头凤》,沈园恐怕早就不存在了。前两天在苏州拙政园喝茶听评弹,点的就有这首钗头凤,男女二人对唱,凄楚委婉,琴音空悠,令人惘然。今天步入沈园,门口横卧着一块断云石,断云即绍兴方言断缘之音,耳畔仿佛又响起了苏州评弹钗头凤悲痛愤懑的唱词,委婉凄楚的曲调。先是上片结尾一连三字错,错,错,下片最后又是三个字莫,莫,莫,此中的感叹催人泪下,令人伤心欲绝。“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到了沈园,相信你会有感受的,若是赶在蒙蒙细雨之中,可能就更不一样了。
沈园一到下午五点就清园了,晚上还有夜场演出“沈园之夜”。出沈园就有三轮车夫介绍去绍兴老街, 谈好了价格,两辆人力三轮车拉上我们就去了仓桥直街。要说这条老街修葺改造的也是不错的,只是近几日来,天天游走于江南水乡古镇,感觉好像有些迟钝了。天很快就黑了,街上的灯光亮了起来,一条乌篷船划来,灯影桨声,站在古老的拱桥上,跑了一天太累了,我们该回去休息了。
松江
4月29日早上乘8:30的大巴开往松江,车刚上路不久,九点多钟表姐就打来电话,告诉我们舅舅一家已经到松江了,大妹也到了,就差我们了,她已派了我外甥开车到汽车站接我们,盼望急切之情溢于言表。一下大巴,外甥接上我们开车直奔酒店,他们都在酒店大堂等着我们呢。
我和舅舅、舅妈已经好几年没见面了,他们的容貌好像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倒是几个同辈都显得老了,而小一辈的都已经长成大人,变得都认不出来了,整个酒店大堂全都是我们一家人。刚一见面时,很多人都已经对不上号了,“胸中甓积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语无。”大家细细的端详小心地询问,一番番迟疑一番番懵懂,接着就是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一声声亲切的问候,我们的血脉是相通的,无论是隔了多远的距离,多长的时间,那种亲切是天然存在的,感谢舅舅的九十岁生日,感谢表姐的精心安排,为我们的相聚提供了机会。
小舅舅是妈妈兄妹中最小的一个 ,舅舅说,我们庄家在松江也是有名望的读书人家。抗日战争的爆发,日本鬼子轰炸烧毁了松江祖居的房屋,逼迫着一家人四处逃难,从松江到金山,又从金山逃到上海闸北,最后住在均益里安定了下来。外公由于所在的上海华商水电公司关闭而失业,外婆烧伤不治亡故,上高中的二舅舅也因感染伤寒而去世,我的母亲也多次失学,家中生活极度的困难。当时我的大姨就参加了上海的地下党组织,从事秘密的抗日活动,抗战胜利以后又以上海第十八民众学校为基地,传播革命思想反抗压迫争取解放。我的母亲还有小舅舅也是在抗战时期上中学时参加了地下党组织,只不过那时候他们都是互相不知道的。大姨在解放前因为生肺病无钱治疗病逝了,舅舅说,后来还是在闸北区的党史展览馆看到,大姨是当时上海地下学联的一位领导人,这些家里人都不知道。后来小舅舅跑到解放区参加了新四军,解放后又回到上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官,在杭州结婚成家。林彪事件以后,空五军撤销,小舅舅转业到江西梧州,后来几经周折才重新回到杭州。
下午表姐安排我们去看松江新城,游览了具有英伦风情的泰晤士小镇,由于不要门票,就成了追随时尚的游客们蜂拥而至的观光拍照的好去处,正值假日拥挤不堪。松江是上海的根之所在,近年来又发掘出已有五千年历史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建起了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虽然还没有建成开放,仅从外围即可领略到公园的规模宏大,建筑极富特色,美轮美奂,必是一个新的游览休闲胜地。舅舅和舅妈的身体很好,舅舅的脚踝在年轻的时候受过伤,现在走路有些不稳,可是他拒绝任何人的搀扶帮助,一路上都是自己走路上下台阶,还饶有兴致的不停拍照。
晚上,我们在松江皇家海港酒店举行了舅舅的九十岁庆贺酒宴,表姐定下了松江最大的一张圆桌,酒宴大厅的欧式风格装修富丽堂皇。该来的都来了,老老少少二十三个人,四世同堂。舅舅九十岁,舅妈八十一岁,我的岳母也八十五岁了,最小的孩子才八个月还抱着怀里,大家欢聚一堂热闹非凡。看着这么多的晚辈专程赶来给他祝寿,舅舅的心里高兴极了,兴奋之情难以言表。舅舅和舅妈一起切开了生日蛋糕,又一起为酒店的千岛湖雄鱼头剪彩,大家一起向他们敬酒贺寿,祝他身体健康,我们还要为他庆贺百岁寿诞呢!从小我们就知道自己有一个当解放军的舅舅,很小的时候舅舅的印象已经没有了,第一次真正记忆中的舅舅是在1971年夏天,那时候爸爸刚刚解除已经一年多的隔离审查回到家,舅舅的突然出现让我们惊喜不已。九月我们全家回上海探亲,期间我们去杭州看望舅舅一家,舅舅带着我们到处游玩开心极了,当时已经四十多岁的舅舅还给我们表演了翻空心跟斗,英武健硕的舅舅让我们惊叹不已,转眼这都已经是四十六年前的事了。
第二天上午其他的人都去了方塔公园游览,我们兄妹留在酒店听舅舅讲庄家的历史和他自己的老故事,翻看着他从杭州专程带过来的照相薄,历史在一页页的翻开,往事一桩桩的再现,时光倒流往事如烟,舅妈听着舅舅讲述当年和自己相识相恋相伴一生的浪漫故事,开心的笑着,让我们羡慕不已。六十年的光阴,曾经的那一对年轻的军人和美丽的少女,青春不再青丝已成白首,一牵手便是一生,时光流逝沉淀下来的记忆中满满的都是幸福和智慧。
下午,表姐邀请我们去她家里看看,其他的人昨天上午都去过了,下午他们开车去了佘山玩。表姐是文革时期的知青从上海到松江下乡插队落户的,后来抽调上来就在松江工作成家了,也许是小时候我在上海时,特别喜欢和表姐在一起玩,外公还特别为我们留影题词以作纪念,可能是这段经历让我和表姐一直非常亲近。从表姐家里出来,她又带我们去了醉白池,传说是李白醉酒吟诗的地方,典型的江南园林很美。晚上,我们又在一家名为草堂私房菜的地方晚宴,大家在一起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一直到了酒店打烊关门才悻悻离去。我家太太是中医主任医师,应大家要求还给大家现场望闻问切,做了健康咨询。
告别
欢乐的时光都是飞快的,一个瞬间接着一个瞬间,两天一下子就过去了,五月一号是我们告别的时间,舅舅一家回杭州去了,我们从松江到上海转火车回新乡,谢谢舅舅的九十岁生日,谢谢表姐一家的精心组织安排和辛苦付出,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美好机遇,给大家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记忆,让我们体验了温暖美好的亲情。再见了亲人们,保重啊亲人们,我们还会再来看望大家的!
全文结束,谢谢赏读!写于2017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