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飞飞老师分享的绘本故事会主题是假期度假。
收获颇多,现在重新梳理一下飞飞老师的核心内容。
先回顾一下上次绘本故事会主题是夏季水果,讲绘本之前,首先要放背景音乐,提醒小朋友先上完洗手间或换尿不湿或喝水之后,开始暖身,做手指谣,让小朋友跟着做。
暖身后开始引导小朋友进入绘本故事课,通过角色扮演,让小朋友带入绘本故事中。(也叫代做)
然后跟小朋友一起手工制作,最后给父母推荐相关主题的绘本,一起合影留念。
上次我了解到讲绘本之前的一些着装细节,有助于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听故事。
这次收获到最大的是与小朋友绘本阅读时的互动方式:五感法和魔手法。
小朋友喜欢稀奇古怪的玩意,连平时思考也是大胆地想象,问的问题也是特别古灵精怪的,比如我的闺女在仔细观察蜗牛后会问我这个问题:为什么小蜗牛有那么多“鼻涕”?
那我是不是可以用“五感法”把真的小蜗牛放在我手上,让孩子观察蜗牛的“鼻涕”(粘液)?(别笑!)其实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精读绘本,从绘本中引导孩子的“奇思妙想”。
五感法,就是听过嗅觉、味觉、触觉、视觉、味觉。上次飞飞老师通过问一问榴莲和柠檬开启“嗅觉和味觉”的体验,让孩子一边听绘本故事一边理解一边想象。
而魔法手,就是先设下问题的悬念,比如绘本《旅行,旅行》,再用纸把交通工具遮住,让孩子回答。
这种互动的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可能连在场的父母也听的津津有味。
最后,我问了飞飞老师两个问题:
1、在绘本故事会之前要先给小朋友预热(开场),这方面很考究应变能力,我们平时应该怎么样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呢?
2、故事会的环节有7个,那么如何掌控每个环节的时间?其中是不是绘本讲解互动的环节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飞飞老师的回答:
1.一定要多实践,经验都是在实践中积累出来的,多看一些有关儿童心理学的书,也会对应变孩子的各种状况有帮助的。
2.故事会占用时间最长的一定是绘本讲读的环节,接下来就是游戏和手工了,都在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暖身的手指谣律动也都很短,其余的打招呼、过渡衔接什么的都是三两句话就好,不要在这些环节拖太长时间。
感悟:
绘本故事会除了给孩子精读绘本之外,还能让大人和孩子一起感受绘本的乐趣和力量。
感谢飞飞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