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老师推荐的关于陆步轩卖猪肉的新闻,其实可以很明确的从中知道新闻从头到尾是在否认“读书无用”这一说法的。陆步轩是从北大毕业的,也许他并没有和其他北大毕业生一样在毕业后成为所谓无愧于北大头衔的名人,但是他在他可以做到的领域做到了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
陆步轩的成功在于他的遭遇和他始终坚持的信念。他因为工作分配问题使得自己的生活日益穷困,为了生活不得不卖猪肉以维持生活,但是却因为卖猪肉的身份觉得有辱北大学子的身份,一度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北大学生。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直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流行的一句话,我从中理解到的意思是不要因身份高低不同而待人有所差别。显然曾经的陆步轩觉得卖猪肉是个只有阶级身份低微的人才会去做的工作,而那些曾经拿他做例子宣扬“北大出来的照样去卖猪肉”的人,也是很瞧不起“猪肉佬”这个身份。但是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有这种想法的人难道都是知识份子阶层吗?然而不是,都是和“猪肉佬”一样为了生活而勤恳工作的普通人。普通人们羡慕他人的成功,他们做的不是努力提升自己使自己成功,而是抓住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的人,使劲地嘲笑,给自己暗示“别人努力了也没有成功,那我何必如此努力学习”的想法。
而后陆步轩成功了,人们的说法从“读书无用”到“名校出来照样卖猪肉”,字里行间仍然显示“不成功非我之错”之意,人们永远在为不努力找借口。
陆步轩成功后和自己愧对北大学子鞋子身份和解了,他清楚地认识到北大学习四年带给他的是思维上的转变。再没有人能拿他作为例子论证读书无用,因为他能将卖猪肉做到今天的规模,绝对不是没有商业头脑丰富的相关知识经历储备能做出来的。
没有任何人的成功来源于侥幸,成功从来不是静止在某一段时间的,如果能将成功的效力无限维持的人才有资格称之为成功。
读书无用这句话从来不会出现在认真读书的人口中,哪怕当年半路辍学创业的乔布斯回到母校演讲,也规劝学生们好好学习。只有那些不愿意努力,只想守株待兔的人,只会为自己的不努力和不成功找借口。
人可以选择不读书,但是不能尊重不读书。这个世界的进步从来不是不读书者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