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们国家与日本这个国家有各种各样的牵扯。按理说,身为邻居的我们对于家门口的日本应该有比较深的理解,但事实上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们对于日本人的一些行为总是感到莫名其妙、不可理解。
通常我们对于日本的认知很矛盾,他们同时存在着很多自相矛盾的特质
- 礼貌且好斗
- 审美且尚武
- 菊花与刀剑
- 保守且好奇
- 拜佛却不拒绝色情
《菊与刀》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了日本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由来。
一. 报恩文化
日本人拒绝接收他人的恩情,一旦接受便会想方设法的的报答,日本人不喜欢亏欠他人,一旦欠下人情便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心理枷锁。
日本人的愚忠便是一个体现,日本人在接受中国文化时,拿掉了好皇帝的最高标准——“仁”,却留下了“忠”,因此中国古代一旦有暴君便会立马推翻,相反日本人却认为报答天皇的恩情是毫无原则的,因此统治日本的一直是天皇他们家人,这就是“报恩文化”毫无原则、不加反思的结果。
二.耻感文化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一个人一旦做错了事情,不管别人知道不知道,心中都会有一种罪恶感,并注重内心的忏悔与赎罪,这便是罪感文化。
而日本不一样,他们不看重这件事情本身的善与恶,更看重这件事情会不会给自己带来羞耻。如果这件事情大家不知道,那就当这件事情没发生过,如果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一是极力掩饰,二不能掩饰便自杀以保全名誉,因此日本人的动不动自杀,不是我们想的变态,而是因为耻感文化对于名誉过度敏感。
三.善恶观念
日本人没有明确的善恶观念,他们认为日本人生来道德完满,也不强调是非观念,他们认为只有生性本劣的人种才会强调“仁义”。
日本人对于肉体享乐十分宽松,却又以履行义务为第一任务,随时为了义务而放弃享乐。因此日本的僧侣也是有家室的
总结:
1.日本人不注重善恶,看重名誉
2.一旦名誉受损,千方百计掩饰,不然用自杀保全
3.日本人的愚忠思想来源于报恩文化的毫无原则
4.日本人对于享乐十分宽松,且认为自己道德完满,不讲“仁义”
5.日本人没有道德约束,只有耻感文化
收获:
1.日本人心理敏感,不能随意取笑不然惹麻烦
2.日本人没有善恶观念,与之打交道小心谨慎
3.日本人拒绝接受恩情,不要随便施恩
4.注重日本人的耻感文化,不要随便讨论道德问题,没用。
十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