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心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22

五是六大缘起。古印度文化以地、水、火、风作为物质世界的根本元素,佛教文化在此基础上,加上四种元素本性是空,以及感知空的意识,构成佛教文化解释物世界和心世界的六大要素。佛家金刚乘将心物等量齐观,认为心物不二,之前的四种缘起,都侧重于以心摄物,在道位的实证中,以心为主,都不离止心、观心、止观双运。而在金刚乘心物不二的因位论点下,除了修心,多了修气、脉、明点的方法,这本是修身的层面。同样,之前四种缘起,到真如法界缘起时,已到极致,但并没有将真如法界的构成原质,做一精细的划分。佛家金刚乘则做了这种划分。最先提出六大缘起论的是,金刚乘的行部瑜伽、事部瑜伽、瑜伽部这三部,而不是金刚乘的无上瑜伽部,但是在道位的方法论中,修气,修脉,修明点,却是无上瑜伽部的修身法。地水火风,跟中国的五行观,大同小异,地水火风配五行:地配土,地水之间配金,水配水,火配火,风配木。不同处在于,四大侧重元素的同时具足性,而五行侧重相互转化性。但四大五行都没有提出物质本空的概念,所以在阐述中,超不出无尽的循环论。佛家提出空,则窥破循环,而达物质的究竟本源。如果说真如法界是一空性觉体,因全觉而知空,因部分觉而有局部不空见。前者可称明,后者可称无明。这时,因无明而见空的无穷延伸的波动力,这种无穷延伸输送功能,便是风大的特性,输送之力波动性,使其具有形象的可观力,这种可观全凭火大的照耀力,照耀力所见,全是一无色的波动相,便是水大的滋润特性。这种无穷的波动相,无限延展时,便有了相对的静止不动性,便是地大的坚固承载力。所以物质世界的实有,全赖于对空的局部观照力,而物质世界的幻有,全赖于对空的全部观照力。这便是六大缘起的基本原理。而物质世界——包括人的身体——的毁灭,则完全按照形成时,逆而消失,地大收摄于水大,水大收摄与火大,火大收摄与风大,风大收摄于识大。金刚乘道位的方法,身心双修,从而证得果位的究竟佛果。这一点,笔者在《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一书中讲述甚详。

(待续)

附:作者介绍

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化学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人文导师”。曾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甘肃省拔尖创新人才”“2015年中国品牌文化十大人物”等称号。著有长篇小说:《野狐岭》《深夜的蚕豆声》《凉州词》“大漠三部曲”(《大漠祭》《猎原》《白虎关》)、“灵魂三部曲”(《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诗集:《拜月的狐儿》;文化著作:《一个人的西部》《大师的秘密》(8卷)、《佛陀的智慧》(3卷)、“光明大手印”系列(10本)、“雪漠心学大系”《文化传播学实践教程》《雪漠心学概论》《雪漠智慧课程》等;文化游记:《匈奴的子孙》《堂吉诃德在北美》《山神的箭堆》《带你去远方》。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年鉴》和《中国新文学大系》;荣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第六届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2004年度“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第二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等奖项,连续六次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敦煌文艺奖”,连续三次获甘肃省文联和甘肃省作协颁发的“黄河文学奖”;入围“第五届国家图书奖”,三次入围“茅盾文学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