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学校,是应试教育。也就是说,所有学习的知识,只是为了应对考试。我们并不理解,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处。
踏入社会后,学过的某一部分知识得到了应用,我们才体会到了知识的意义。有时,利用知识解决了别人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又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也因此,我们对知识有了渴求。
按照回馈机制 设计学习内容
在学校里,学习内容都是安排好的。如今有了选择的权利,那上班族应该去学什么呢?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很多人从感兴趣的领域开始学,学着学着就半途而废。因为按兴趣所学的知识,大多情况下不能立刻投入实践,令人产生虚无感。比如说,我是个编辑,但对编程很感兴趣。自学了一门语言,却不知道写些什么好,写出来也不知道干嘛用,难以体会知识的意义和力量,热情一过,也就作罢。
既然学习知识的动力,源自知识带来的好处。就应该按照这个回馈机制,去设计学习内容。也就是说,学一点知识,就派上用处,派上了用处,就更有学习的动力。如此循环,形成可持续的学习能力。
为了解决问题而学习
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去学习相关知识,那所学定有所用。比如,想要好的身材,会学习有关增肌减脂的知识;想要养育孩子,会学习有关分娩和育儿的知识。问题引导到知识,知识应用于问题,就此形成回馈机制。
生活中的问题,并非时时这般显而易见。多数时候,正因没有急迫感,才在知识的海洋中走马观花。《普通人快速逆袭的26堂必修课》中,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教我们去发现问题,找到知识。
五个步骤开启高效学习
1. 列出所有的问题。比如,我太胖了,我秃了,领导要能动的PPT但我不会等等。再按轻重缓急排序,挑选最首要该解决的问题。
2. 找到该问题的有关书单。比如《PPT懒人日记》《PPT从入门到精通》等等。
3. 检索书籍目录,直接阅读针对问题的章节。比如《PPT懒人日记》这本书,它从PPT如何确定主题开始讲,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让PPT动起来」,所以应该从第七章《媒体与动画的应用,其实很简单》开始读。如有读不懂的内容,则再翻阅目录,到相关章节去学习。
4. 记下问题答案,整理成执行方案。人是会遗忘的,为了避免重新学习,将习得的知识整理并记录,今后若再遇到此问题,查询和复习即可。
5. 阅读其他章节,理顺知识脉络。
过去,看书是学习知识的唯一渠道。而今,我们也可以把这套方法,用于在线课程。
学什么取决于你不会什么
传统的学习方法,是由浅入深。学什么知识,取决于你会什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而《普通人快速逆袭的26堂必修课》中推荐的方法,是由问题切入知识,再引发新的问题,再切入新的知识。学什么知识,取决于你不会什么,带着问题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