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理解无异于一场欲拒还迎的卖淫
今年十月份的时候写下这样一段话:
现代生活的光怪陆离往往造成言语的离散。词不达意,言不由衷往往成为现代人的常态。我们不被理解,同时也无法理解他人,这样的循环逐渐将我们困在一座又一座的失语者荒岛之中。
为了逃离失语者的荒岛,我们本能地选择主动搭建与他人沟通的桥梁,以此回避或抵消自身的边缘感和孤独感。但更值得警惕的是,我们是否会在为了达到片面目的而采取降维沟通的过程中,反而陷入更大的失语者荒岛。
现在的我们太容易被话语所戏弄了。尤其在这样一个媒介变革时代,网络将我们的只言片语碎片化的同时,也在将它们一体化。每遇一两句与内心若有感应的妙语,便迫不及待地往自己身上套;又或沿途搜集拗口的言辞,重新组装成一套标新立异的话语体系装点自己——当代人的社交姿态,往往流于外表拒绝合群,内心渴求体认,于是一面迎合着营销潮流大声宣告拒绝标签,却又一面以拒绝标签的姿态将自己标签化。
当人们对传统与合群的拒绝与反抗成为口号常规化,“打破束缚”与“追求自由”则沦为畸形的万口一辞、千篇一律。“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不再是孱弱的自我慰安,而被宣扬为“勇敢做自己”的一腔孤勇——然而,当“异”的话语成为主流,善于使用这类标签标榜自己的人为了将与之要义相反的“同”的诉求合理化,“做自己”又被渲染成一种“不被理解”的悲情语境出现在主流话语中。
人似很善于将自己与外界区分,这几乎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我更喜欢说,人因为不断地将外界与自己做出区分,从而不断界定自己。这应是基于人天然对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自我沉迷式的认知自信所形成的潜意识。
这套自我认识的规则背后隐藏的话语是,因为我与你有这么一些或多或少的不同,所以我就拥有了产生优越的权利。于是“不被理解”的悲情语境也被赋予一种微妙的优越感,即不被理解是我之不幸,但我因此高贵。如果不被理解是高贵者的宿命,那么神秘与多义是这层所谓的高贵属性的涵义与来源。人对未可知总是怀抱敬畏。
于是身边出现太多这样的人,明里暗里地突出自己的“不被理解”,似是哭诉不幸,却又同时卖弄兜售着自己的“不被理解”——以“不被理解”的姿态呼唤着他人的“理解”,在他人正要走近自己时,又为了彰持“不被理解”的高贵拒绝理解……由此,“被理解”的行为上演成一场欲拒还迎的卖淫,而对“不被理解”的捍卫则无异于为这个窑子树起了一道参天的牌坊。
有了这样一群不被理解者,自然就催生了另一批“职业理解者”。既然不被理解能成为炫耀的噱头,那倘若我能表达所谓的“理解”,我不就是在反逻辑的逻辑上完成了一次高贵塑型吗?
须知这群“职业理解者”的吃相也决非端庄优雅,他们或分两派:一派专与上述的“不被理解者”们圈地自贵自说自话,于是相知相守睥睨众生;另一派则专擅强行理解,只要遇到抱怨自己不被理解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句“我懂”张口就来,洋洋洒洒自鸣得意,活脱脱一副上船不买票的白嫖做派。
其实,默认自己是能被理解的,本质上与承认平凡是同样的问题。没有人能和另一个人感同身受,并不意味着人没有被另一个人理解的可能。理解更多是一种同向共情而非绝对等同的同情。
人生的规律就是,我们永远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我们不想成为的人。譬如小时候发誓绝不骗人,长大后却发现周围的世界一直充满谎言,而自己也无可避免地沦为圆谎的一环;发誓绝不会像大人那样说到不能做到,渐渐经历了许多事情才懂得其中的身不由己;想要成为超级英雄,结果正在朝道貌岸然的卑鄙小人的方向演变;本想一生默默无闻,却机缘巧合做了流芳百世的大侠……
同样地,当我们将自己设定成为不可理解的人,最后往往容易落入这样一个充满微妙优越感诱惑的陷阱里——带着高傲与不可一世,用扭曲的抵御姿态面对所有善意,最终我们那些敝帚自珍的“不被理解”的特质反而被他人轻松地定义为不可理喻的哗众取宠式的无痛呻吟;但倘若将自我的程式设置为“可被理解的”,或许才能真诚地从内心深处虚心地接受外界的信息,过滤,整合,吸收,不断重塑下一个“可被理解”的自己,最后反而成为那个众人眼中似曾相识又另有风味的“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