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周国平著的《最合宜的位置》一书,在书的开篇序中周国平便提出了“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一定有一个对他最合宜的位置,这个位置是给他准备的,也只有他能来认领”的观点。
我认为,这样的观点在现实中是存在的,也是符合逻辑的,有一定的客观性。原因有两个:
一是宿命论的存在,让人有这样的看法或是这样的认识,认为人降生后必然要按照某些惯例来发展,也要遵循一定规律,自然而然到达了那个人们认为的位置;
二是客观现实存在的基础,为后天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样的位置也是自然属于这个人。
每个人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都有自己一整套的人生轨迹,也有自己的多种活法。有句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正是人们在现实社会的生活中,认识到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抵不过读书这一职业,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努力达到人生的理想目标或是人生的巅峰。
现实往往是成大材者必有大才,那也就是有一个真正属于他的位置,也正好适合他。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杜甫的“漫卷诗书喜欲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王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李清照等等,这些人都有自己的适合位置,都有自己的人生活法,也有自己的现实世界。
正是那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让人进入宿命论的怪圈。但也往往是现实与理想之间,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无论起于何处,生于何家,长于何时,作为人,一个普通的人,都应尊重客观规律,辩证地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自己的人生。
“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人只要努力地去奋斗,去拼搏,去进取,终会成功的。即使理想的目标没有实现,但是精神的内心一定也很崇高。活得自然,活得坦然,也活得安然。现实的生活总是伴着热闹与安静,有的人喜欢热闹,有的人喜欢安静,某种生活对于某种人就是否适合的问题。
但我认为,真实的生活属于真实的内心和真实的追求以及真实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