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哈姆雷特最著名的台词,也是全部莎剧里最著名的台词,当然就是“生存还是毁灭”起头的那一大段内心独白。那是第三幕第一场,哈姆雷特刚刚装疯的时候。
原文“to be, or not to be”的涵义其实比较宽泛,还可以理解成“行,还是不行”,“做,还是不做”。Be,既是一个最简单的单词,又是一个高度哲学化,很难准确定义的大词,而到底做出何种程度上的理解,就取决于观众了。毕竟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因为涵义的宽泛性,所以这句话很可以活用。
美国情景喜剧《神烦警探》(Brooklyn Nine-Nine)有一幕,警察局排演文艺节目,查尔斯提议表演《哈姆雷特》。集体讨论的时候,他才说了一句“to be”,就被高冷的罗萨怼了一句“not to be”。这句“not to be”,翻译过来就是“不行”,还可以是“去死吧”,这是对查尔斯的提议轻蔑的、斩钉截铁的否定。
中译本很难再现原文的复杂性,所以中国观众通常很难理解一句简简单单的,连强盗都会说的“要死还是要活”为什么能成为英语世界里最有名、被引用最多的台词。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一整段的独白,用的是朱生豪的译本: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扫清那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去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死了,睡去了,睡去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一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杰俊大才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得势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这段独白,虽然朱生豪的译文论文采并不输给原文,但学英语的人,建议多读几遍原文,最好能够背下来,因为原文里边,那种很有拉丁腔的复句的韵味是中文很难再现的。从独白中的哈姆雷特,我们简直可以想象古罗马演说家在广场上的神采飞扬。
2019------《得到·专栏》 课程笔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