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的住所,不一定要面朝大海,过隐居的生活。我反而更喜欢生活在“闹市”里,时不时能听见清脆的自行车铃声,还有收废旧物品老大爷的吆喝声......充满人情味儿和市井气息。
我的房子不一定要大,最好是两层平房,而且都是我自己一手设计的,从毛坯到最后的成果,每一处都有我的用心和参与。在我的房前有一处院子,院子被木质的篱笆围着,上面爬满了绿色的植物,屋顶做成露天平台,我的盆栽植物们在平台上充分吸收阳光,那里也是晾晒被子的好去处。有一间光线充足的书房,摆着书桌、书柜,下午的时候,阳光可以照进来。对了,厨房一定不能小,能放下烤箱等各种厨具和碗具,还要有窗户,等菜熟的时候可以看看外面的风景。
小区绿化还算不错,有大树、有小花,四季如春的画面。小区后面是一座山,山上有泉眼,附近的人们一起出力在山上挖出一条小路,在泉眼处做了一个过滤网和净化器,爬山的人们,可以顺便提着瓶瓶罐罐来接泉水,回家做饭烧菜都用泉水,烧出来的汤格外鲜甜。山间时而也会传来阿姨们的歌声。
小区的保安室旁是一个报刊亭,上下班经过的时候,可以看看当天的报纸,或者买一本感兴趣的杂志,也可以到报刊亭与老板热聊,甚至帮老板看店。
出了小区门口,向右走,是一排家常菜小饭馆,俗称“饭馆一条街”,本地人都知道这条街,许多人慕名而来。每天路过的时候,都能闻到诱鼻的饭香,虽然是大排档式的饭馆,却显得整齐干净,每年文化局和相关部门联袂,组织这条街的小饭馆比赛,比赛内容从各个方面,菜色、创新、卫生和连年的顾客评价,在现场演示一道拿手菜,由观众们来评选“最佳菜肴”,更有观众参与活动环节,现学现卖,获奖者可以免费在“饭馆一条街”的每条街试吃各个饭馆的“最佳菜肴”,福利多多。
“饭馆一条街”附近有一个种类丰富的菜市场,这样,我每天早上可以去菜市场买许多食材,做美味的饭菜。
菜市场旁边是一个小型体育馆,有草坪围绕的圆形跑道,也有水泥平地,跑道的中央是室内的运动场所,游泳池、羽毛球、乒乓球......晨跑的人们,运动完后,可以直接去菜市场买菜;夜里,人们来到体育馆,跑步、打球,跳舞,出一身汗,然后回家舒舒服服睡一觉到天明。
体育馆旁边是一家医院,据说是益民医院,里面的医生都很专业和负责,医患关系相对不那么紧张。
若是出了小区门口,向左走,在不远处有一座图书馆,图书馆里藏书足够丰富,排列合理,从在馆内的中间位置摆着两台电脑,便于检索和查询书籍信息,在阳光充足又不刺眼的窗边有几张桌子和凳子。另外图书馆前台上摆着一个捐献箱,来读书的人自愿投币,为图书馆的优化出一份力,这笔钱,可以用于买更多的书,也可以用来增加图书馆的一些硬件设施,比如一个咖啡机。
图书馆对面有几家银行自动取款机,还有一家大型超市和药店。
对了,图书馆楼下是一家学艺术的美女开的花店,我有时间的时候会跑去和她一起交流养花心得,她还教过我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