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这样说:“媒体的形式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这话说得不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媒介围绕在我们身边,尤其是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导致视觉弱化了我们的思维能力,搁浅了我们对世界、人生的深度思考。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眼球,碎片化的阅读,浅层次的思考让我们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由此演变出了以短视频为首的粉丝经济、社群运营等依靠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吸引大众的注意力的流量经济时代的到来。
在新媒体时代下,影像方面的自媒体产生了三种运作模式分别是:用户生成内容模式(UGC),制作人生成内容模式(PGC),专业用户生成内容模式(PUGC)。这几种模式的产生正是由于网络媒体时代给予的特点:传播时间自由性;传播空间的无限性;传播方式多样化。这些特点让每一个网民都能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从用户转变为制作者,让千里马不仅仅是靠伯乐来发现,也能自己做自己的伯乐。
短视频这个载体一方面让表达更加丰富,使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却也导致大量的跟风雷同,遮蔽了个性。毕竟每件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自媒体的三种运作模式也是各有千秋。
用户生成内容(UGC)的模式借助网络传播既能将自己的创意展现出来,又能了解用户心理毕竟自己就是体验者,这样结合能产生优秀内容成为引领一波跟风的领头羊,但是比起制作人生成内容的模式(PGC)缺乏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量产,一夜爆红是重要的但是想长久地在这个行业生存下去确实需要循序渐进的坚持,而没有一个团队的运作显然一个人是很难源源不断的产生创意以及把创意转变为产品的精力和能力。这也是专业用户生成内容模式(PUGC)与制作人生成内容模式(PGC)的不同点。专业用户生成内容模式(PUGC)与另外两者的显著区别则在于它是相对专业的,这体现在一些镜头语言上,非专业的用户生成内容模式(UGC)可能就只是一个全景把自己想讲的故事段子一镜到底表现出来就行,形式单一,而专业用户则会稍微花点心思讲究镜头语言的衔接和花式,在视觉上给人工整炫彩的效果。
在赵梦萍写的《短视频社交的“热”与“冷”》一文中说到:“观看视频和进行社交是人们永恒的需求。”诚然,从2013年起,短视频的社交应用就风起云涌。例如快手、脸书等都开通了视频功能。现在快手的倒台让抖音这款APP分流了一大部分网民,抖音的出现让一大批沙雕网友找到了家。三种自媒体生成内容模式在抖音里都能找到。他们相互竞争也互相融合。越来越多的用户生成内容模式朝着专业用户生成内容模式前进,而制作人生成内容模式已然是个略微成熟的运营团队了。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社会便急需两大类人才:既通晓创意产业又擅长经营管理的管理者和灵感迸发的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