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年龄的关系也可能是阅历的关系,最近这些年仿佛一直在逃避内心柔软的地方,极力地避开一些可能煽情或者感动的场面以及情景。和同龄好友交流,好像也不仅仅自己是这样,仿佛随着年龄的增长都在极力地避开。
不知道是不是跟我们这代人的成长经历有关,特别是小时候男生那种被教育的模式,也特别的崇尚硬汉、英雄,仿佛感情外露是一种软弱一样,渐渐的开始给内心上了一层厚厚的铠甲,很多的情绪慢慢地自我消化。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在电影类型的选择上,现在看个电影都是极力地避开一些“煽情”类的,或者可能煽情类的,特别是父爱、母爱以及爱国等表达类的电影。
犹记得之前赵薇主演的《亲爱的》,根本没怎么敢看,后来是通过快进的方式大概看了一下,就这样也是很难的抑制住情感,很容易就会泪目,不知道是被电影中的人物还是一些阅历感动;同样的还有《我不是药神》,好像这些电影很容易就能触及到泪点,可能是这些电影质量太高,完全抓住了生活的真谛,很容易将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等等代入进去,或者说年龄渐长,经历和遇到的事情多了,有更多的感触。就如最近的电影《你好,李焕英》一样,其实是很抵触去看的,但架不住夫人的热情,还是去看了,很朴实的作品,很丰满的细节,正如网上说的,不想哭的话就别看后15分钟,简简单单的场面,简简单单的描述,没有过多煽情的话和场面,但是却就是那么的触动人心,难以控制的热泪盈眶,一句“我有记忆以来,妈妈就一直是一个中年妇女形象,可是我经常忘了,她也曾经是一个年轻少女啊”直接让多少人泪奔。最近,偶然听到岳云鹏的《如果有个直达天堂的电梯》,朴实无华的歌词,铺垫出的情感,也是让人心头一紧,眼眶湿润,没有过多的煽情,仅仅是看似平铺直叙,带来了无尽的感触和回想,可能是同为老乡,同为乡村的孩子,同为一个年代的人,歌词里透露出的小时候的无奈着实让人感同身受。这可能就是好作品的价值吧,但是好像越来越不想表露这些情绪,更多的还是想闷在内心。这种矛盾的心理或许是社会的压力,或许是生活的重压让人不能显露一些怯懦。
与之相似的还有一种就是爱国情绪的释放,很多时候在看一些战争年代的纪录片时候都会感动到不能自已。前段时间,应该是去年,在b站看了一下一个up主做的抗美援朝系列片,很多的片段看的是热泪盈眶,可能是自小就有一个军旅梦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自小受到的家国情怀的熏陶,以及受革命先烈故事的影响,看到一些英雄的事迹,一些报道和电影时候总是难以抑制住情感。犹记得在电影院看战狼和红海行动时的泪水,以及最近的八佰、金刚川等等。更不用说印度边境牺牲的四烈士的事迹,其中有一个就是我老家一个市的。记得有次我夫人说真实世界中真的会想纪录片和电影里那样有会主动为他人牺牲的人吗?我的回答是是的,因为我从小就有这种所谓的“中二”英雄想法,并且一直保持到现在。在大灾大难以及极端的环境下,大多的人真就不会考虑太多的个人得失,更多的是整个族群、群体或者说国家的命运,或许也正是这种群体的舍己为人的思想,才成就了这个国家。或许平日里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小生活奔波,“算计”,但真的到了大灾大难时候,不管是来自于周围的压力,或者是来自于内心最底层最深层的召唤,仿佛都变得深明大义了,从汶川地震,到疫情,几乎每次都是如此。或许是来自于千百年来的文化熏陶,或许来自于整个民族的传承,或许这就是整个民族的最底层的烙印。或许这也是整个民族的文明和文化。
哎,或许是过了那个年龄,或许是为了给自己一层保护色,越来越想掩藏中内心的那份柔弱。这可能也是长大之后的无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