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回合肥上班的第一天,在整理抽屉时发现我的读书笔记本已经被冷落很久了。
那是一本边角都起皱了的绿壳普通笔记本,里面有从2018年以来的读书笔记。最后一篇笔记是《爱的艺术》,作者艾瑞克·弗洛姆,时间:1月17号。
我的读书笔记很简单,主要是记录读书之后的心得感受,有的还罗列了一些精美词句,还有的会概括书的内容。感触多的多记几笔,感触少的就少写。
看到空出的这三个多月的时间,心里酸酸的,其实这段时间我有看书,只是不多,也没做笔记,没有静下来和自己说说话。还有就是临时班哥身体不适,家里事多,没有时间。
也许这都是给自己的借口。
这段时间把余华的几本《兄弟》、《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唤》、《文学或者音乐》全部看完了,余华的作品喜欢《文学或者音乐》,有空还会精读的。还看了余华介绍的《罪与罚》,工具书《清单革命》和看了电影后补看的原著《秋日传奇》等,最近又迷上了侦探小说,在看《十宗罪》。
中午,我想把这些书的读书笔记补上,于是书中那些精彩的片段又不断呈现出来,不得不佩服余华,也佩服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在《罪与罚》中的细节描写到了极致。特别是人物的心理描写,拿捏得很准,经典不愧是经典。
“从哪一点来看,他们觉得我是胡作非为呢?”他自言自语,“是因为我的行为残暴吗?残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我问心无愧。当然,犯了刑事罪;当然,犯了法,杀了人,那你们就依据法律条文砍掉我的脑袋吧……这也就够了!当然啦,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就连许多人类的恩主,不是那些继承权力的人,而是自己攫取权力的人,在他们刚刚迈出最初几步的时候,也都应该处以极刑了。但是那些人经受住了最初的考验,所以他们获得了成功,因此他们是对的;而我呢,却失败了,所以我没有权利迈出这一步。”
……
读书后的小小总结,对自己的写文还是有启发的。
这个读书笔记的事得慢慢补,笔记本也没有多少空页了,期待今年读书有所长进,让自己少走点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