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不能经历更多的阶段,不能在世界历史上两次划时代……因为在精神过程中它只能承担一种任务。
——黑格尔
黑格尔从这上述这个观念出发,为社会进步提出了一个十分明确的准则,并以这个准则为基础,把历史又加以阶段化。
由此,黑格尔认为一个“民族”不能经历更多阶段,不能在世界历史上两次划时代。因为,在精神过程中它只能承担一种任务。然而,黑格尔又认为,纵观整个历史进程,又必须要加以阶段化的。
尽管黑格尔的观点是唯心的,但是,从辩证法的角度去分析、去研究黑格尔的哲学观点,对于后人、甚至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无独有偶,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持有相似的观点,他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在这里阐述了他的“变”的哲学。
赫拉克利特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哲学家。他的哲学充满了辩证法思想,对后来辩证法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赫拉克利特出生在伊奥尼亚地区的爱菲斯城邦的王族家庭里。他本来应该继承王位,但是他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却跑到女神阿尔迪美斯庙附近隐居起来。据说,波斯国王大流士曾经写信邀请他去波斯宫廷教导希腊文化,然而,赫拉克利特傲慢地拒绝了。
在这里,赫拉克利特把存在的东西比作一条河。他之所以认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是因为,当人第二次进入这条河时,水流已是新的而不是原来的水在流淌了。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赫拉克利特的这个思想:“这个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
赫拉克利特强调运动的变化,但是并没有否定静止。在他的思想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变”的哲学。老师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但克拉底鲁又进一步说:“连一次也不能。”这样,他就完全否定了静止的存在。那么,如果没有相对静止,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可以肯定的是,到了那时,世界上就不会有确定性质的事物了,整个世界将成为混沌一团。到了那时,我们既不能认识事物,也不能解说一个事物是什么了。
很显然,克拉底鲁把老师赫拉克利特的正确辩证法思想,变成了极其错误的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这是理论思维一个十分深刻的教训。
它告诉我们:正确的思想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个度。超出它的度,说过了头,正确的思想就会变成荒谬的东西。
比如家长在处理孩子重复犯错误的问题时就应该慎重再慎重。孩子毕竟是孩子,虽然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但考虑问题和对理解事物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达到成人的要求,所以,家长要耐心再耐心。
面对刚学会走路学说话的幼儿,尽管母亲一天喊得最多的词是“危险”,然而,孩子还是不知道“危险”是什么。待到孩子再大一点,到了上学的年龄,大部分孩子都存在粗心的毛病,那么,这时老师与家长耐心细致地引导与纠正孩子的错误,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总之,对于总是犯同样错误的孩子,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帮他找到原因,及时纠正,切记不能简单地对着孩子的后脑勺说话,那样,孩子是听不进去的。一定要当着孩子的面,看着孩子的眼睛,温和地对孩子说话,晓之情、动之理,这样才有可能改变孩子的错误。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每个人都有可能会犯错误,甚至是犯同样的错误,然而,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对待错误的态度。
有一种态度,是从错误中接受教训及时总结经验,努力做到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持这种态度的人,无论做什么最终都能成功。
还有一种态度,是漠视自己的错误,只是被动地接受了批评,并不去思考应该怎么样修正自己,结果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犯错误,就是俗话说的“记吃不记打”,持这种态度的人,很难取得成功。
既然历史不能两次划时代,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不想犯同样的错误,那么,我们就要学会正确地面对,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