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中年危机唯一有效办法就是年轻时候就做好职业规划。
一份好的职业规划,一定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收入多元化
别让你的财务结构单一得只有工资收入,在慢慢变老,成为中年的时候,别一门心思只会工作,要懂得理财,学会投资;
要让你自己除了工资收入外,还能有其它渠道的收入。成功的职业规划,被动收入应该在总收入中占比三分之二以上。
第二、重视健康
拿命换钱是最不可取的方式,熬夜、加班、通宵、不断给自己压力,这都会加速中年危机的进程。
一个理智的人,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健康,很多人坏就坏在趁年轻的时候往死里拼,挣很多钱,结果身体加速衰老,30多岁和50岁的人一样,又得拿挣来的钱去治病。
健康是老天给你的,就像存储在银行里的资金,别在年轻能用的时候,就使劲用。
那些懂得节制自己欲望的人,才能走得更长远。
第三,不要硬撑
一个月收入3万,房贷车贷就要2万,负债太高,完全是逼着你去工作,逼着你去和年轻人拼加班,拼熬夜,拼酒力。
一睁眼就提醒自己2万块还没还,压力太大。
人到中年,竞争力下降,这是事实,是规律,无法逆转,此时你可以调低自己的负债率,供两套房的,卖掉一套,钱可以还一部分房贷,也可以做生意,拓展收入渠道。
最愚蠢的做法是,到了中年,还增加自己的负债率。
第四,承认平凡,甚至是无能。
别到了中年还天真,不切实际地想着诗和远方;
不切实际地和年轻人拼命;
不切实际地想着自己还能年薪百万;
该认输,得认输;
该服老,得服老;
你必须承认,每个人都终将平凡,而你正处于走向平凡的路中。
特别喜欢一句话:
“那些曾经困扰过你的问题和焦虑,如果你不正面冲撞它,击破它,它们就会在你30岁、35岁、40岁、45岁的时候,卷土重来。并且一次比一次凶狠,而你却一次比一次无力。
人的一生总是要经历各个阶段,然后我们才能学着去把自己成长的更好,所以当我们面临中年危机时,我们更应该成熟冷静。调整好心态,多读书,寻找自己内心的平静。物质的匮乏可以用很多方式慢慢改善,家庭婚姻的问题可以通过沟通慢慢解决,意识到职场危机说明你还是渴望于成功,你可以铆足劲放此一搏,以免予晚年因为自己没有尽力而感到懊悔。说到底我们为什么会越来越焦虑,越来越害怕中年危机,大概是因为我们还是在越来越渴望成功。正因为不满于现状,急于改变,但却没有静下心来将自己好好沉淀。一个真正成熟的人表面上永远是胸有成竹,波澜不惊的,因为经历了世事变迁,才会有内心如此的沉静。
岁月将你用心雕刻,我们应将生活经营的更好。那即将面临中年的我们更应该学着去面对生活中的许许多多不如意。毕竟,成年人的生活里是没有“容易”二字的。人未老心先衰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仅人老了,心也老了,面对任何事情都无力招架。由于人到中年,生理机能与心理功能都处于下降趋势,面对工作的繁琐已经没有年轻人处理的那么完善与灵活。慢慢的你会发现企业招聘年龄条件永远是20岁以上,35岁以下。那么你一旦中年失业,能找到原来职位与薪水的工作之可能微乎其微。也许你做到管理层,但一样力不从心,总是害怕着后面的95后一个用力就把你挤下去了。升职就更不用想,企业总是需要注入新鲜血液,需要更多活跃的思维与精力为企业换血。也许你会放弃,回归家庭,回归平静,陪着你一起头发斑白的她钓钓鱼,逗逗鸟;也许你会像韩剧《迷雾》里面的霸气女主一样,35岁依旧在职场上与新人斗志昂扬的拼搏着,每一次、每一博都精神奕奕,这份勇敢与不甘是岁月馈赠给你的最好礼物。
很喜欢杨绛的一段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人往高处追求,不过是一个方向,一个虚拟的轨迹,当脚步落下去,而回不了头的时候,你会发现,平凡才最奢侈。平凡的低配生活可能一时给不了你物质上的需求,但不间断的修炼提升自己的能力,修养,知识,是比追求普通高配生活更有影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