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针对近期所出现的学生早恋现象、情绪波动现象、夫妻离异、婆媳战争等等多人多事多种因素,杂取整合,以“男孩儿”与“女孩儿”为代表,进行心理推演,问题探究,文中,“男孩儿”与“女孩儿”身上都会影射不少学生,并不严格区分男女,文中的的母亲同样也影射着某些父亲的影子,文中的“早恋”,即包括恋人,也包括恋物、恋网等,请读者多角度大范围地进行对号入座,不要只猜测某一人某一事。读此文如若引起某些不快,纯属自找,概不负责。
一
孩子高二的时候,或者更早的时候,就已开始了早恋,喜欢上了同班的一个并不是很漂亮的女生。两个孩子学习都还不错,并不是那些玩世不恭、不爱学习的孩子。也许,曾经的一天,因为家庭的某些问题,男孩内心有点难受,有些委屈,而作为同班同学,或者作为同桌,难免进行些安慰、交流,女孩深深地同情他,并时常开导他。爱情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你给我一点点喜悦与同情,我回报给你一点点稍微多点的同样的喜悦,可能是一句暖心的话,可能是一件小小的礼物,可能是一次更久的倾诉,但每一次,两个人都从对方那里获得越来越多的关爱、帮助、安慰、快乐,渐渐无法离开,时常想在一起,渐渐想要拥有对方,恋爱就这么地生长了。
几乎一切早恋的孩子,都首先在内心深处有一个缺失,而这个缺失,让自己感受到了难受、痛苦、焦灼,以至于他想去填补,想寻求平衡,寻找安慰,而如果,此时,有一个人以温柔的、关爱的、安慰的、理解的、同情的方式,走进他的内心,一旦打开了心门,放其进来,他就会产生深深的依恋。而那个在他最无助时,最容易走进其心门的人,往往会是个女人,如果是个年龄大的,他会有一种找到妈妈的感觉,他内心深处很想喊她一声“妈”,如果这个女人是同龄,那就是爱的萌生——此时的爱,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爱情,而是自己内心深处心灵情感缺失的最佳填补物、平衡物,两人并不是基于共同的志趣,共同的爱好,而是起于一方对另一方的同情、安慰、帮助,而另一方感受到了心灵伤痛的治愈、抚慰,进而麻醉、沉迷,而另一方即安慰者(女方)渐渐感受到了自己从中得到的对他人的价值、意义,渐渐两人的交往中,各有更多的收获,情感的收获、价值感的收获——各自从对方那里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情感体验与价值体验——恋爱从此不可自拔了。虽然这种恋爱里,并没有爱慕,没有共同的志趣,但这往往就是早恋的初始阶段:一方对另一方的心理依恋,以此寻求心理的情感疗救。
恋爱是自私的,一但拥有,便不想离舍,便想要控制:男孩会受不了女孩儿再与别的男孩有更多来往,这可是自己心理得以平衡的根本啊——自己的痛苦、委屈都要靠她来消弥,自己的幸福、快乐都要靠她来赐予,她是阳光、她是雨露、她是温暖的春风、她是自己生命与生机不可离开的氧。
而女孩儿呢?只是一个同情者、安慰者、好心帮助者,从安抚男孩的过程中,她感受到了自己对别人的价值与意义、快乐与幸福,但好像内心深处并不需要对他有所依赖,她只是一个快乐的幸福满满、富有同情的善良女孩儿,她只是好心好意地同情、关怀、帮助,她就像天使一样,天真、烂漫、快乐,像小鸟一样快乐的飞翔、鸣唱,正好让孤独、愁苦、彷徨的人听到,感受到了生命的美丽与幸福,于是这个感受到幸福的人便天天要来,天天要听,天天要见。而女孩并不只是对他才飞翔才鸣唱,她本来就是自由的,只是一不小心被喜欢她的人、需要她的人,给捕~获~了;虽然她也感受到了被捕获后的快乐,但她更想自由,因为她本来就自由!
男孩儿,当然就无法淡定了,早已被女孩治愈的心灵,反因为女孩而重又波动不宁起来,只是原来的波动原于自己的家庭,而这时的波动更多地源于女孩儿,而家庭的问题并未消除,随时还会产生,随时还需女孩的安慰,而女孩却现在随时会有离开自己的可能,自己突然发现,女孩并不受自己控制,这简直要了命了!
男孩子,要抓狂了!可他内心的焦虑、不安、痛苦,还能向谁说呢?向家人?根本不可能!向那个女孩儿?更几乎不可能!向老师?向同学?他发现,自己的新痛旧痛一重又一重,已再无人可诉!
他,要崩溃了!他开始莫名其妙地、毫无征兆地爆炸:突然发起脾气,突然双手拍案,突然狂躁不安。静下来后,他又后悔,自己怎么变成这样了?怎么会这么失态呢?但,他根本无法控制自己。他理性时极其清醒,非常懂事,有礼貌,学习也很能专著,但当他突然狂躁时便完全换了一个人一样。
二
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像控制不住自己起伏严重的成绩一样。
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成绩起伏,就像控制不住那个自己心理依恋的女孩儿一样。
他控制不住自己心理依恋的女孩儿,就像控制不住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妈妈一样。
他太想控制自己的妈妈了,你无法想你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妈妈:
那是一个永远只会指责不停、唠叨不停、愤怒不停、报怨不停、怀疑不停、敏感不停的妈妈,
那是一个把所有精力、所有期望、所有情感都灌注到儿子身上的妈妈,
那是一个从小被父亲孩子的外公强硬管理、甚至家暴、逼迫、而充满反抗意识的妈妈,
那是一个曾经逃过父亲逼婚、一人只身广州拼打事业、后来成家、又放弃事业专门相夫教子的妈妈,
那是一个事业放弃、一心为家、夫妻失和、丈夫逃离、儿子躲避的妈妈,
那是一个与孩子爷爷奶奶完全格格不入、视若仇敌、经常与公公婆婆让孩子选边站队的妈妈,
那是一个除了儿子再无所依靠、无助、无力、敏感、脆弱的妈妈,
那是一个公公不痛、婆婆不爱、亲爹亲娘不亲、丈夫远离、儿子厌烦的妈妈,
那是一个不再是为了自己而活,纯粹是为了儿子而活的妈妈,
那是一个如果儿子不成功自己就彻底感到失败、感到没有活下去的价值与意义的妈妈。
那是一个让儿子根本无法感受到家庭温暖、母亲慈爱的妈妈。
儿子,这个男孩,只想离开家,只想逃避,如果不逃避,几乎只有无休止的挨骂:
稍微不满意就受指责,改得太快了说你不真诚,改得太慢了说你不认真,百般不对,百般不是,百般不知所措。
儿子,这个男孩,多么渴望有人关爱,有人安慰,有人抚慰。
而,一个女孩出于同情、出于同学友谊,给予他宽慰、安慰、理解、倾诉。
他,深深地依恋上了她。
她,感受到了自己对他的价值与意义,感受到了一种无从体验过的幸福与喜悦。
三
男孩儿唯一想做的,就是控制。
控制这份难得的幸福,控制带给自己幸福与心灵安慰的女孩儿。
只有控制,才不会失去。
他发现,他无法控制。越控制,她越想远离,心越难宁。
他想控制,控制自己的妈妈,控制她不要再发脾气,控制她能讲点道理。
他发现,他无法控制。越控制,妈妈脾气越大,争吵越多。
他想控制,控制自己的成绩,控制成绩不要像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
他发现,他无法控制。越控制,考得越差。
他想控制,控制自己的心态,控制心态能够平静,不要波动焦躁。
他发现,他无法控制。越控制,越焦躁。
他想控制,控制自己的活法,控制自己按照自己的喜好、愿望去活,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样子。
他发现,他无法控制。越控制,障碍越多。
他的一切都是失控的!
他时常感到迷茫无措,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根本不敢想像未来的生活。
他越想控制的东西,就越是控制不住,局面就越会变得更糟。
他越是控制不住,他越害怕失去,害怕波动,害怕一切不稳定的局面,甚至害怕班里学生说话,害怕一切影响自己尽情的事物。
他的心,有时会承受不了丝毫的挫折、不顺,稍有些问题,他就焦躁不安。
他的心,好像什么都容不得,什么都承受不下。
尤其容不下母亲任何一丝的责怪。但又必须每天面对。
他唯一觉得感受到安慰的就是每两周才回家一次,在学校住校的日子,是他全部人生中最平静最快乐的日子。他害怕每一次回家。
四
然而,
母亲,对于男孩来说,是一种无可回避的痛。
多少次他问:
为什么我会有一个这样的妈?
为什么我会生在这样的一个家?
为什么她不能像别人的妈妈那样温柔、慈爱?
为什么她不能对我有一点点的体量与关怀?
面对妈妈对自己常常不切实际、无限高标准的要求,常常毫无来由的指责,常常抓住一点点错误就要不停地责骂,他多少次地抗争,多少次地辩驳,多少次地愤怒,多少次地冷战,最终都以强势的妈妈获胜、以自己委屈懦弱地败退而告终,男孩儿渐渐在家里不再阳光,其实好像也从没阳光过。妈妈逼着自己无休止地学习,绝对不允许看电视打游戏,可是越是逼迫,就越是不想学习,宁可白白地坐在那里装样子,也决不看进一个字;妈妈逼着自己学钢琴,学绘画,自己根本感受不到丝毫的乐趣,全是痛苦。对于妈妈,他渐渐地形成了两个策略:一是抗争,争吵;二是逃避,尽可能地不回家。但这两个策略几乎都无法彻底执行,多年的经历早已证明,抗争无效;逃避呢?自己毕竟是个孩子,又能逃到哪里去呢?假期总得要回家呀。渐渐地他找到了第三种:应付,争执不过就逃避,逃避不过就应付,就假装妥协,渐渐地,孩子在强势的母亲那里,活出了一副懦弱的样子——表面上唯唯喏喏,心里面根本不予合作,装着的是满满的愤怒、委屈。
他只是个孩子,他渴望温暖的家,渴望妈妈的爱。
但面对妈妈的这种爱,他实在承受不起,他常常怀疑,妈妈根本就不会爱,或者就根本没有爱!
不知何时,他的内心就有一个空洞,爱的空洞,这个空洞里,时时吹出阴冷的风,周身寒彻,无处可逃。
哪个老师能体量到孩子正在经受的痛苦与煎熬?
孩子向谁倾诉心中的委屈与痛苦?
心里冷得像冰窟。
而在老师、同学、朋友面前,还要表现出一个正常人的样子。
孩子毕竟是个孩子,他也常常反省,是不是自己真的很不好,才让妈妈如此的生气?
他不断地努力,很是知道学习,但他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做,无论自己学习有多好,好像都无法让妈妈满意,因为妈妈要求的是,让自己必须最好,必须考上清华、北大!
孩子彻底不想干了!彻底不想学了!
每个生命都必然地接纳自己的生命来源:父亲母亲。只有这样,才会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每一个孩子从一出生,在潜意识深处就有一句话:我要荣耀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要报答他们,我要回报他们,他们是我生命的缔造者,只有报答他们,我们才会心理平衡。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父母痛苦不幸,而自己却能活好自己的身体、活好自己的生命、活好自己的生活、活好自己的财富。这里面有着对父母深深的爱的平衡。
但是,突然有一天,孩子发现:给自己生命的那个人,对自己的爱、对自己的要求,自己根本无法承受,无法回报,无法平衡,孩子会怎么办?
如果有一个人对我们自己,无条件地爱,无条件地给予,无条件地付出,为我们做出过巨大的牺牲,我们会怎么办?我们会回报,如果无法回报呢?我们会很不安,会深怀愧疚。深怀愧疚之后还是无法回报呢?我们会拒绝接受。只有拒绝接受对方对我们的爱,对我们的付出,我们心理才会稍稍安稳。这就是爱的平衡。
同理,孩子几乎永远无条件地爱着父母,父母也不断地给孩子自己最爱的东西,如最好的礼物、最好的饮食、最好的衣服,最高的渴望与要求,这都是父母爱的表现,但当孩子无法接纳无法承受无法回报这种爱时,他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拒绝,以求心理的平衡——于是有人说这叫叛逆。
拒绝父母的爱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曾经我们喜欢一个人,那个人对我们很好,他送给我们很多很珍贵的礼物,而我们会想着回报,可渐渐无法回报,我们渐渐选择拒绝,可我们拒绝却遭到对方指责,我们会渐渐产生厌恶,厌恶对方的最简单方法是什么?是毁掉那个人送给我们的礼物。
而孩子是什么?孩子就是父母送给自己最珍贵的礼物——生命。当孩子拒绝进而厌恶父母的爱时,最简单最易做的就是,毁掉自己——搞坏自己的学习、搞坏自己的身体、搞坏自己的品行、搞坏自己的生命,以此,孩子心理上会觉得:我都这样了,你们可以消停了吧,你们可以不再给我爱了吧,你们可以不用再让我回报什么了吧,我可以不欠你们什么了吧,至少我可以不再欠你们那么多了吧?
这一层层的逻辑,好像很复杂,却也如此的简单。
爱,就是这样在痛苦中寻求平衡,在平衡中寻求心安。
人便在这种盲目的爱、愚痴的爱中,挣扎、求索。
而孩子哪能明白这一切呢?只是这么盲目地爱着,挣扎着,痛苦纠结着。
孩子对父母的反抗,并不是真的反抗父母,而是反抗父母对自己的爱,那份自己无法回报的爱!
五
然而,
这还不是让男孩儿更感到崩溃的事情!
更让孩子无法理解、无法承受的是,爷爷奶奶与妈妈之间的战争:那是一种人格撕裂的痛!
孩子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后来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孩子对爷爷奶奶有着很深很深的爱,然而,他无论如何无法理解,两方同样给自己生命、给自己最无私爱的人,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怨恨!
妈妈看不惯爷爷奶奶的许多行为作法与思想观念,同样爷爷奶奶也无法接纳妈妈的行为与思想观念,完全地格格不入,这种亲人间的战争,让孩子几乎精神崩溃,妈妈与爷爷奶奶常常互相轮流地背着对方,向自己诉说着对对方的种种不满,甚至让自己选边站队,让孩子评判谁对谁错,让孩子说,你最爱的是谁!孩子简直要精神分裂。他的内心无论如何无法理解、无法接受、也无法允许那些给自己生命的人,那些自己最爱的人,那些最爱自己的人之间互相诋毁、谩骂、指责、争吵。然后,他们又分头找自己诉说着不满与委屈。
两方亲人之间的争吵,永远会最终落在自己的头上,他们都以爱自己的名义,针锋相对地吵,爸爸躲起来了,而自己常常无处可躲,无力可躲。
每个孩子乃至每个生命,必须只有通过接纳与自己有生命血缘关系的人、给予自己生命的人,并与之关系和谐,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和谐,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充满力量。当一个生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源头,充满着种种愤怒、委屈、怨恨,这个生命会强烈地怀疑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就像一个社会组织,或一个发家致富的人,他曾经是通过杀人放火、打家劫舍、走私贩毒等等黑恶手段立足于社会,那么这个组织或这个人的内心深处,就会时时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因为他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种潜在的意识在涌动:我是不合理的、我是不合法的,我的存在是不正当的。
一个孩子一个生命更是这样,他的生命源头充满了争执、埋怨、指责,就是在不断地传达一个信息:那些给我生命的人,其中有一方过得很痛苦、很委屈、很不幸,他们互相指责着对方的错误,如果自己认同了任何一方的错误,就意味着是对自己生命的否定,但两方给自己生命的人,却非要让自己确认其中一方是错误的,这就等于逼着孩子否定自己的生命之源,否定自己的生命。
孩子常常深深地思索:难道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一个错误?我本来就不该活在这个世界上?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怎么能心安?怎么会不狂躁、抑郁、彷徨?他怎么可能会活出生命的力量?
不仅如此,
他发现,那一对直接给自己生命的称为“爸爸”和“妈妈”的两个人,天天形如陌路!他们之间根本没有爱,没有温情!
那“我”算什么?
“我”只能是他们俩人之间的一个错误!一个完全多余的人!
六
孩子多少次跪问苍天:到底让我怎么做?我到底怎么做才能让你,让你们满意?才能让你们幸福?
孩子,你无论怎么做,你的妈妈都不会满意!你的爷爷奶奶你的爸爸都不会幸福,因为他们的不幸,他们的痛苦,与你没有半毛钱关系!那是他们几十年、一辈子的人生经历、生命体验所决定的,那是他们命运的选择,他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经历了你无法感知的太多的苦难,太多的委屈,太多的不堪,他们从来都不曾感受过什么是幸福,孩子,他们无法为你活出幸福的典范——夫妻恩爱、家人和睦、性情和善。
你必须接受,无可改变!
你只需静下心来,好好地看一看,在这个家里,你根本不是那个最可怜的人!
比如你的妈妈。
爸爸从这个家庭里逃离了,偶尔回家,夫妻情感明存实亡。
爷爷奶奶从来不接纳不喜欢这个儿媳妇,一见面几乎就是战争。
外公外婆从小对母亲就是严厉,一味的严厉,从来没有对女儿真正地尊重过。
妈妈年轻时,外公包办婚姻,妈妈逃离。
为证明自己的能力,妈妈独自在陌生的城市拼打,历尽艰辛。
与爸爸结婚后,在外公的劝说下,放弃自己的事业,相夫教子。
她,是这个家里,真正感受不到一点亲情、一点温情的人,外无经济养身,内无精神可依,她甚至都没有几个朋友。
她说,要不是为了儿子,早就要和爸爸离婚了。她现在,纯粹是为了孩子,才牺牲自己所有的幸福、所有的追求,她才如此地忍耐、忍耐、忍耐。
她在这种忍耐中,几乎感受不到任何的力量与支持,她每次的指责、批评、生气,几乎都是用尽了自己全部的力气。
这是她表达爱的唯一的方式。她只有用全部的力量表达她对孩子的关爱,表达对孩子的要求,我觉得这样才能表现出她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她早已不会温柔地、柔和地、慈爱地表达对孩子的爱了,因为她经历了太多的不幸、太多的抗争、太多的委屈、大多的愤怒。她对孩子的爱,每一次都只能全力的、声撕力竭地表达,声间小了、柔和了,她怕孩子感受不到,她怕引不起孩子重视,她太怕被忽略了,她这悲子不断地被人忽略!如果连孩子都要忽略自己,那还怎么再活下去,她只有声撕力竭!
是母亲的命运,决定了,母亲只能选择这种爱的表达方式!
否则,她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
孩子,这就是母亲的命运。
你得接受,有一种母爱的表达方式叫指责、谩骂与怒吼,而这种母爱的表达方式不是母亲故意为之,而是母亲的生命经历生命体验决定的。这个母亲经历过怎样的童年、怎样的青春、怎样的婚姻,承受过怎样的痛苦,你无法知晓,无法感受,但她的生命历程决定了她的思维模式、沟通模式、情感表达模式,不是她故意要用这种模式,而是自己的生命经历逼迫她只能用这种模式才觉得最安全最有用最体现她对孩子的爱。
妈妈永远只会用自己善长的方式来表达爱,妈妈不幸只善长这种方式表达爱。
母亲这样爱孩子,是因为母亲只会也只能这样爱!盲目愚昧执着的爱!只有这样,才觉得心安!
那个天下最可怜最委屈最无助最崩溃的人,根本不是你,而是你的母亲,一个只会用指责、谩骂、怒吼的母亲,是多么的悲哀、不幸,内心是多么的无助脆弱,生命是多么的缺乏安全感!童年成长的经历,不幸的婚姻生活,对外公的反抗与屈从,对事业的放弃,这一切的一切,让她内心早已失去了平衡,她早已无法正常地表达爱,她一切爱的表达,都无形中掺杂进了浓重的焦虑、委屈、失望、痛苦与不幸。
孩子,你能理解这样的母亲吗?是她的命运把她推到了这一步啊,她几乎没得选择!她早已把这一切活成了自己的生命模式!假如有一天,妈妈对你完全变个样子,温柔慈爱宽容平和,孩子,那可能是个更危险的信号。
接纳、允许母亲,因为她的命运决定了她只会这样只能这样,你所做的就带着一份尊重,尊重,就是不去改变,不去控制,尊重妈妈的人生经历,尊重妈妈的生命模式、表达模式、爱的模式,接纳、允许并尊重她只能这样,那是她近五十年的生命所决定的,不是你所能改变的。
当你看到妈妈声撕力竭、歇斯底里的时候,你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她:她是那么的可怜、可悲。
当你怀着接纳、允许、尊重的心态去看待时,你的心自然会阔大许多,你的愤怒自然会平息许多。
那是妈妈的命运,那是她的人生经历决定的,无论她怎么样的对我们指责,有一点是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她给了我们生命。就从这一点上来说,她无可替代,她无可更改!
做为孩子,对于母亲,唯一可做的,就是不去控制,不去改变,而是调转身体,朝向自己的未来,活好自己,活好当下!
七
孩子永远是家庭的镜子。孩子的表现是父母关系的生动阐释。
有人说,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复印件如果错了,我们应当先改哪里呢?
孩子早恋了。但孩子是没有错的。
一个孩子怎么会有错呢?他的心理是父母有意无意埋下的种子。那颗潜意识的种子在贫瘠的心灵土壤里畸形地长大,长得歪歪扭扭,如同悬崖边的树!
孩子的生命、性格、心理、情绪是父母造就的。父母也必然造就了孩子的命运。父母早已把自己的生命基因与性格基因、心理基因遗传给了孩子,孩子又在父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暗示中或有意或无意地选择、扬弃,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生命。
爱孩子,唯一的办法是,为孩子活出幸福的典范,而不是用一种痛苦的方式,要孩子为自己活出幸福。
补记:
本文中讲的男孩儿,最终因为自己和妈妈始终无法调和的矛盾冲突而大剂量服药自杀,以此唤醒糊涂而自以为是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