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很焦灼。一批孩子们在学校接受到的托福教学十分简单粗暴。教师上课使用的教材不知出处,十分随意。听力课堂就是他一个人站在讲台,从头到尾一遍又一遍的播放音频,不给学生配套的文本和题目,也不做任何导入和讲解,就是让学生们像机器一样反复听。每篇听力听三十遍甚至四十遍。结果,花了大量的时间,学生们不仅没有听懂,而且身心受到巨大的折磨。
我听到这个故事非常恼火。如果这位老师自己也在学第二外语,并且水平基本上处于入门级,他的老师也用这样的方法教他,他会不会烦躁,会不会困惑?甚至听到最后,会不会觉得录音设备里发出的声音就像噪音一样,折磨着耳朵和灵魂。
我故意取了这么个做作的标题,倒不是说真的要像圣母一样。教师们只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自己的生活。我想强调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和爱。它们会令教师们不由自主地思考:到底怎么教学才是对孩子最合适的,是真心实意为孩子的将来考虑。所以,我的“圣母心”其实是“同理心”。
教师是一个需要强烈的同理心的职业。
同理心是什么?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同理心是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个人认为,百度百科上这个解释还是比较完整的。
看这个解释,上述那个故事中的老师完全不具备这份同理心。他没有体会高中生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们的感受,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教学。当学生提出请求时,他用一句“我讲了就浪费了教材”这样的话便剥夺了学生应该享受到的专业的教学帮助。
当教师们站在讲台上,首先应该感到的是一份责任。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认知上,都应该带给学生正能量,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学生们在有了成就感的基础上变会感受到充实和快乐。就算做不到让孩子们享受学习,也至少让他们不觉得这是折磨。如果一个学生认为学习是不可完成的任务,这是老天折磨他们的劫难,那这个教师太失败了。
作为踏入社会多年的成年人,我们都知道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如今的社会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出,如果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就把学习当作是劫难,对学习深恶痛绝,那么他的一生能有多大的发展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学设计和对学生的同理心是不是显得极为重要了呢?
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喜欢把“学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要刻苦”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却没有努力成为有“主观能动性”“刻意练习教育技能”的家长和教师。作为家长,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并没有多努力,只求平平庸庸,却希望孩子能非常优秀;作为教师,我们认为教学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至于对方能不能接受,怎样接受,就不愿意费心思去琢磨。这样的我们,是不是太不合格的长辈了呢?
如果您没有一颗上进和博爱的“圣母心”,还是不要来教师界混饭了吧。如果您真的喜欢这个行业,那么在要求学生积极配合,主动学习的同时,也应该提升自我,升级认知。所谓的“教学相长”从来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话,而应该落在实处。就像每一位家长教师要求孩子们做功课和行动一样,成年人更应该带头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