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总以为麻花界的天花板在天津,没想到重庆磁器口的麻花同样惊艳,其主要有甜、椒盐、麻辣、蜂蜜、海苔、五香、葱油等八种口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香酥可口、老少皆宜,而其中的麻辣麻花最具特色,火辣辣、麻酥酥的感觉使人百吃不厌欲罢不能。其实,磁器口还有很多叫我垂涎欲滴的美食,像软烩千张、毛血旺、椒盐花生、古镇鸡杂等等,每个小吃铺都会引得我驻足良久,撑到肚大腰圆为止。
镇上鳞次栉比的小店也同样令我流连忘返。磁器口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之称,即头枕嘉陵江,怀揣清水溪、凤凰溪,总揽金碧山、马鞍山、凤凰山,坐拥后街、磁正街、磁横街和步行街。依托这些主干道,又分蘖出42条小巷,它们呈树枝状分布,穿行其间便犹如走进了迷宫一般,但我丝毫没有厌倦感,因为街道两侧密布着上万家各式各样的店铺。
除了数不胜数的小吃铺,古镇里还有众多的酒吧、咖啡屋、茶馆、采耳店,它们的名字都非常特别,听起来韵味十足,就连广告语也充满文艺范儿,比如“从前”酒吧门前的小黑板上写道:“落了一地的岁月,却等不到有你的从前。”读来饶有趣味,而一些手工店则完全是靠实力说话。磁器口丝棉纺、益德成鼻烟、荞大妈苦荞枕、刘师傅老银匠里的每个物件都似精雕细琢的珍品。
漫步在街巷中,我发现这里留有很多的“龙印”,因为其与一位皇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朝第二任帝王朱允炆因削藩惹恼了叔叔朱棣,朱棣一怒之下由北平府起兵进军南京,最终从侄子手里夺得皇位,而朱允炆下落不明。相传,他逃到了重庆白岩场的宝轮寺避难,寺院后来改叫“龙隐寺”,白岩场也更名为“龙隐镇”。清朝时,由于这里盛产瓷器,“瓷”与“磁”同音,当地便又改称“磁器口”。古镇里有尊“少妇尿童”像,据说它是源于朱允炆向一年轻母亲讨要童子尿治病的故事。
虽然朱允炆隐居磁器口之说有些玄幻,但这足以令小镇充满神秘色彩。我徜徉于古镇的大街小巷,有种冰火两重天之感。这是因为主街上人声鼎沸熙来攘往,而小巷里则静谧安详,很少有游人,触目所及都是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与斑斑驳驳的木板房。时光好像定格了似的,沉睡在老屋的翘檐飞角上,一切都慢下来,你可以在“苔痕上阶绿”之处冥思,可以到古朴的文昌宫里打卡,尽情地寻觅千年岁月留下的足迹,与古人进行互动。
我突发奇想,原来酥脆的麻花竟然将天津与磁器口串联起来了。朱棣进军南京时,曾在三岔河口渡过大运河,于是这里得名“天津”,而磁器口则是朱允炆的避难地。叔侄间的恩怨情仇盘根错节,恰似扭曲缠绕的麻花一般,里面还夹杂着甜、香、麻、辣诸多滋味,恍若百味人生。我身在天津,便时时惦念起磁器口,遥想那位丟了皇位的君王,不知其拿起麻花时会作何感想。
202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