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晚年,不幸接踵而至。周游列国期间,由于孔夫子常年漂泊在外,其妻亓官氏愤而离家出走,夫妻情分就此一刀两断。二人于公元前533年结婚,时年孔...
在外奔波14年以后,68岁的孔子终于踏上了回国之路,而这应该归功于他的弟子冉求。冉求多才多艺,尤其擅长理财,他没有追随老师一起周游列国,而...
儒家倡导积极入世的思想,孔子更是渴望通过进入官场将仁政理念付诸实践,所以他十分珍惜每次进入仕途的机会,有时甚至到了“饥不择食”的程度,曾两...
所谓的周游列国,实际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只去了7个诸侯国,活动范围也仅限于今天的山东、河南一带,且前后14年中他们分别在卫国和陈国就逗留了1...
成语“叶公好龙”讲的是:楚国叶地的县尹沈诸梁被人称作“叶公”,他非常喜欢龙,不仅家里到处有龙形装饰,而且给三个儿子起的名字分别是大龙、二龙、...
公元前492年,已到花甲之年的孔子率领众弟子动身前往陈国,再次踏上周游之旅,原因是他在卫国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同时陈湣公又向其发来讲学邀请函,...
虽然孔子在卫国没有被重用,但他还是享受到等同于卿大夫的待遇,可谓衣食无忧,便能专心致志地授课布道,且与弟子们多有精彩互动,留下无数传世名言,...
孔子的许多语录存在争议,比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被认为有歧视女性之嫌,儒家的解释是此处的“女子”并不是泛指,而是特指一些恃宠而骄...
逃出鲁国,孔子起初并没有想要周游列国,只是打算到卫国落脚,由此上演了一系列的狗血剧情。孔子之所以选择去卫国,主要原因是他的许多学生是卫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