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与推进,很多传统习俗渐渐被遗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肩负着引导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记得教一年级时,孩子们就背过二十四节气歌。可因为孩子们年龄小,那是一种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并没有深入节气的精髓。
现在正值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停课不停学,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程学习,我便萌发了让孩子们学习节气课程的念头。
今天正值雨水节气,于是我便让学生诵读“雨水”的诗歌。
《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
——(唐)元稹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过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七绝·雨水》
——(作者不详,一传刘辰翁)
殆尽冬寒柳罩烟,
熏风瑞气满山川。
天将化雨舒清景,
萌动生机待绿田。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雨后》
——(唐)孟郊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好事近·梦中作》
——(北宋)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为了让学生了解雨水节气的自然现象和民风民俗,我还让孩子们拿起画笔画出自己最喜欢的雨水自然风情图。一张张或诗情画意或童趣盎然的画作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