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留下来,把自己嫁给了这片高原蓝,直到它生生活成我故乡的模样。
——题记
十九岁那年,父亲因病提前“下山”
把我留给马尔康,也嫁给马尔康
师范校刚毕业的我
在父亲引以为豪的青杠林林场小学
以课本和黑板为人生开卷
鹧鸪山经年的雪峰
站成我心中永远的祭坛
冰雪融水,滋润梭磨河大峡谷
马塘的麦芒闪耀阿来文字的星辉
哈休地下的文明被一只单耳陶罐盛满
每一个风雨兼程的日子
都被清风濡润,被阳光照亮
即便草木枯黄、河水很瘦的冷季
冰雪覆盖下的生活
也镀上了永远温暖的高原蓝
收割嘉绒大地
果树飘香、青稞翻涌的日子
收割野百合盛开
画眉唱诵的的每一个乡村
被荞麦地缤纷过的爱情
跟直波村倾斜过的石碉一样
被岁月砌成高天之下最美的风景
日子被高原风吹老,余生陡峭
四川盆地深处的故乡慢慢变得模糊
马尔康渐渐长成故乡的模样
三十年前父亲把我留给高原
三十年后我把女儿留给马尔康
生活经年轮回的屐声
在雪线下的蓊郁山麓
不绝地回响……
卓克基,以红色的名义
卓克基,是红军北上驿站
卓克基,有嘉绒土司威仪的官邸
卓克基,西索村民的梦里天堂
梦笔山见证土司王国的鼎盛与衰弱
纳足河还在保守秘密
百年风云翻卷过爱恨情仇
烽火连天的过往
被《尘埃落定》还原真相
守候官寨一生的两株野桃树
没有守住门口行刑人的道场
西索村寺庙的钟声与转经筒的鸣响
在丫字形的河口,融入梭磨河奔向远方
卓克基,马尔康的颅骨
红军会议室还在
经历史淬火的刀枪还在
用牦牛和青稞“喂养”革命的传奇还在
红军长征纪念馆是红色的
红军镌刻在石头上的标语是红色的
白杨树,挂的哈达是红色的
“红军树”下的小学是红色的
漫山遍野的映山红也是红色的
在新时代的每一个晨昏
我以红色的名义顶礼
然后,浣洗目光和心灵
■ 作者简介:
周家琴 70后,汉族 内江人,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五期西南作家班学员。曾先后在《四川文学》《诗选刊》《星星》诗刊《西藏文学》《青年作家》《四川经济日报》《西藏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和文学评论若干。并有多篇文学作品入编几本文集,出版诗集《卓玛吉的风铃》。现为《草地》杂志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