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有个热门话题,取得成功,什么能力很重要,但是大多数人没有。答案是,自律。
史蒂夫·乔布斯曾说过,
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
自律者出众,不自律者出局
2020年初的一场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假期被再三延长。面对突然面临的大把空闲时光,有很多人,睁眼已是晌午,刷视频,玩游戏,时光忽的溜走,一天已经过去。于是,父母与孩子间争吵不休,家庭矛盾一日重似一日。但也有许多人,利用这段时间练习厨艺,学书法,到假期结束时,已经或可以做上一桌家人赞不绝口的饭菜,或字迹得到大大提高。
自律的人生每天都活得很充实,按照安排的计划,一步步努力奋斗,不因过去而遗憾,不因未来而焦虑。不自律的人生则是间歇性的踌躇满志,持续性的混吃等死。
a是宿舍里最自律的人,从大一时开始每天六点起床,在上课前把书本预习一遍,自习总是上到十一点才回宿舍,逢上四六级考试,雅思托福都会看书到凌晨一两点,在身边的大学生每天睡到七八点,下了自习就回宿舍追剧看小说的环境里,a总是格格不入的。四年后a凭借优异的成绩,顺利保研去了心目中的985大学。而同宿舍有人还在考研,工作中徘徊不定,有人则在不喜欢的工作里拿着微薄的工资。
四年前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四年后境遇已是天差地别。
毁掉你的是你的不自律,而成就你的必然是极致的自律。海明威曾说过,优于过去,并不高贵,高贵的是优于过去的自己。优于过去的自己,应从自律开始,从此刻开始,坚持去做一件事。
一个优秀的人背后,必然有优秀的习惯
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上,有两个女性得到了大众普遍的赞赏和喜爱,一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主持人董卿,而另一位是年仅16岁的在飞花令里凭靠深厚的诗词底蕴而一举夺魁的少女武亦姝。
董卿,央视主持的一姐,在舞台上妙语连珠,金句频频,真正让大家感受到了满腹才情的人是如何的谈吐不凡。曾有采访问她,是如何做到今天这一步的,董卿说:
“我基本上每天睡之前阅读一个小时,雷打不动。”
当有人去挖掘天才少女武亦姝的成长经历,她的父母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在武亦姝上小学开始,她的父母每天下班后,关掉手机,陪着孩子一起读书,玩成语接龙。正是这每一天的坚持,陪伴和熏陶,让很多同龄孩子,回到家后机不离手,人机合一时,武亦姝早早的拿起书本开始学习,最终武亦姝不仅取得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更是在高考中以613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董卿和武亦姝开挂班的人生来自她们不曾间断的学习与积累,而这背后,源于她们优秀的习惯。
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说:“我们的一生,不过是习惯的综合。”一个人的习惯里,藏着他的命运,好的习惯是促使人进步的阶梯,而不好的习惯,是成功的绊脚石。
朋友小兰今年上半年毅然辞了职,然后过上了她向往已久的自由生活。可是这并没有让她觉得舒适自在,反而令她焦虑惶恐。原因是她的生活陷入了颓废中。辞职后,她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躺在床上玩手机,打游戏,看综艺,凌晨三点还没开始睡觉。
第二天中午十二点都还没醒,家里也不爱收拾,渐渐养成了一堆坏习惯。久而久之她想要重新开始找工作时,荒废太久的大脑已经丧失了思考能力,她感觉自己严重的与社会脱节了。
自律性高低,取决于你的习惯
当你睁开眼的第一个动作是不是拿出放在枕边的手机?当你看到离上班还有很长时间的时候,你是不是会想着看看朋友圈发生的
事,然后看看昨天没有追完的剧?直到你觉得时间已经很急迫了,才匆匆忙忙的起床洗漱,甚至来不及吃早饭?当你坐到公司,你心里牵挂着早上没看完的新闻,爱豆的剧,心心念念的想着早点下班。然后回家接着拿起了手机。忽然有一天,你看到某篇鸡汤文章,想起自己被搁浅的梦想,或者,你站在体重秤上,看到因长时间不运动而增长的数字时,你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了,你制定了一个目标,从明天开始,六点起床,然后把计划列的满满的。当第二天早上你五点半就醒了,看看外边灰蒙蒙的天,脚触到被窝外冰冷的空气,你跟自己说,太冷了,我再睡会,然后你不小心睡久了,起来跑步已经来不及了,你又说反正来不及了,今天就算了,我再看会手机吧,然后你的一整天就会和昨天一模一样。等晚上睡觉前,你回想一天的经历,你心中充满了懊悔,你甚至已经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觉得自己就是没有自控力,你一面满心惆怅,一面却开始接受这样自己,觉得变得自律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
你无法做到自律,是因为你被习惯支配着。
从清晨睁开眼拿起手机的第一件事起,到你匆匆忙忙的赶着上班,到下班后又捧起手机,你的一天其实都是一个东西在作祟,那就是习惯。习惯让你的大脑为了寻找省力的方式,得到更多的休息而让你摒弃了思考。当依照习惯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的逻辑,判断,理智都偃旗息鼓,让位给习惯这一个主角了。只要在你眼中你所做的事情几乎都是一个个习惯组成的,你就可以大刀阔斧的开始大干了。
改变习惯,放得自律。
改变从认清习惯的机制开始。
习惯的机制来自三个步骤:暗示,行为,和奖赏。
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比如你睁开眼看到床头的手机。
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你拿起手机,开始刷微博。
第三步则是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刷微博带来的新鲜愉悦感。
那么如果要建立新的习惯,你需要从这三个步骤入手,一,改变暗示,如果你要建立运动的习惯,你需要将手机放离床头,换成你爱的运动服。二,改变行为,开始运动。三建立奖赏,可以是打卡记录,也可以是实物的奖赏,比如一顿美好的早餐。
当你新的惯常行为代替了旧的惯常行为时,你的习惯养成,自律不再是让你感觉到痛苦的一件事了。
奥斯卡·王尔德说过,最初是我们造成习惯,最后是习惯造就我们。
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的习惯,每一天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