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脆弱胆小,爱哭鼻子。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特点,也不足为奇。但让一位从教二十年的老师,小心翼翼地照顾她,从来没有过批评,连大声说话都很少有过,这是不是就有些出奇呢?
后来女孩的妈妈告诉同事,女孩从小就比较难养,尿布湿了会立刻哭闹,肚子饿了也会哭闹不停,看电视声音大一点,她便哭哭啼啼。本来以为长大会好一点,然而并没有。犯了错误,父母还没有讲话,她已经眼泪汪汪了。她呀,可真是个难养的孩子!
父母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明明十分用心照顾孩子,为什么她不如别的孩子坚强,不如别的孩子皮实呢?难道自己做得不够好?
最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中提到有一种人天生敏感,较响的声音,嘈杂的环境,别人眼光都会影响她们的情绪,让他们无所适从,生活变得一团糟,或是陷入某个困境无法自拔,这些人就是高度敏感者,上文提到女孩可以算高度敏感者。
如何来判定自己是不是高度敏感者呢?本书的作者卡特琳.佐斯特作为一名高度敏感研究专家,在《高度敏感的力量》一书中给出了一套测评模板。
这套测试包括三十个描述性问题,例如是否对酒精、尼古丁过敏,刺激过度是否会躲开独处,是否比其他人观察细致入微等等。当肯定答案越多,就越接近高度敏感的人群。
我比较反感为他人以及自己贴标签,所以读到这里时莫名有种不舒服的感觉。但又好奇作者往下如何行文,所以硬着头皮读了下去。
我惊奇地发现,作者书写了很多高度敏感的案例,而案主懂得自己属于高度敏感人群后,反而对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更能释怀。
这些高度敏感者在生活中苦苦探寻多年,想要搞清楚自己不同的原因,《高度敏感的力量》让他们有了答案。
高度敏感者拥有一套特殊的神经系统,他们有的人视觉过于敏感,有的听觉异常敏锐,有的触觉感受强烈。正是因为特殊的神经系统,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所以才显得与大家不同。
对高度敏感者的界定,存在生物学基础,是客观事实而非主观臆断,所以具有去标签化的功能——我们不是有病,只是感官比他人灵敏。
带着这样的认识,高度敏感者就比以前更能接受自己的不同,更能容忍自己的敏感。这也是让高度敏感者变得强韧的先决条件。
上文我提到的女孩,如果她的父母了解高度敏感这一概念,或许就不会认为孩子脆弱不坚强,也就不会质疑自己了。
我期望女孩看到这本书,也希望更多高度敏感的人看到这本书,它不仅帮我们认识了高度敏感群体,还提供了使高度敏感者变强韧的方法。
例如,高度敏感人群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生活的环境,尽量避免喧哗的闹市,选择安静清悠的地点居住,尽量避免对神经系统有刺激的酒精、咖啡、茶等饮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再比如,高度敏感者一般直觉灵敏,能够很快发现周围人的情绪状态,并十分容易被他们影响,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共情能力较强,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卡特琳.佐斯特提到高度敏感者可以多为自己着想,在情绪中分辨清楚哪些是他人的哪些是自己的,并设置好界限,只为自己的那部分负责,不需为他人负责,也就是变得“自私”一点。
自私并不意味着过度自我关注,而是这种界限清晰的“自私”,有助于高度敏感者与他人进行顺畅的沟通。
沟通也是有一定方法的,卡特琳.佐斯特提到的非暴力沟通,值得高度敏感者借鉴。
非暴力沟通包括四个步骤:
1 观察,客观描述别人的行为或话语,不做评价。人们做出的评价往往包含很多主观因素,偏离事件的真相。
2 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比如我感到孤单,我很悲伤,这些真实的感受帮助高度敏感者看清自己,而非夸大感受陷入错误认知。
3 认识自己的需要,搞清楚自己做某件事的动机,比如我为什么要对某人说这件事?我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这样的提问,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搞清楚动机,就会产生很多种应对方法,而不是陷入过去的循环之中。
4 表达自己的请求,希望对方做些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习惯直接表达自己的请求,这就造成了对方需要去猜。
比如热恋的两个人,女孩想得到男孩更多的关心,她不去表达,而是各种搞事各种作,这样只会让男孩无所适从。如果女孩直接表达我想一起吃个饭,看个电影,是不是就清晰明了,不会让人产生歧义了呢?沟通起来也就更顺滑了。
高度敏感的孩子,可能用不好以上方法,但如果父母了解了高度敏感人群,懂得教会高度敏感的孩子如何沟通,那么这些孩子就能终生受益了。
这样看来,《高度敏感的力量》这本书值得所有人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