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提笔的时候,意识到这是自己的第一封情书。在别人看来,一个男人到了二十郎当岁都没有给女孩子写过情书,其情节和到了三十岁还宣称自己是处男一样“恶劣”。我并非羞于表达,只是一直觉得自己写不来这种东西,更重要的是,之前没有一个女孩让我有这种欲望。
昨天定了去北京的车票,那个时候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将要离你更加遥远。这种感觉在你离开安大的那天浮现过,之前觉得,虽然平时不怎么能见到面,但起码你和我都身在同一个地方,总能够在不经意的时候遇见,倒也十分开心。可是,当你告诉我已经拖着行李走出校门时,那一刹那顷的不舍与伤感让我不知所措。我从来没有预想过,当你我再不能同处一个空间时的情景,当那份与你不期而遇的期待已经没了意义,那种在遇到你时心跳一瞬间无法左右的情况也不会再出现。
这种情况在第二次遇到你的时候就已经无法控制。第一次碰到你,据你所说,是在榴园食堂门口,那时你正在发报纸,而我向你要了一张。这个情景——请原谅——我已经不记得了,可能当时并没有注意到。第二次我们见面,是在博北215教室门外。这次我记得真真切切。那次是因为之前的几天,我感觉到你心绪不佳,便写了一篇文章,算是鼓励。没想到你很是感激,更是送了我一本自己喜爱的小本子。我在教室门外接过它的时候,心突然跳的飞快。回去之后,我翻开本子,里面是如你般秀气的字迹,还有一些大头贴纸。仔细翻阅之后,发现里面有席慕容、三毛、川端康成、村上春树等等的作品小抄,心里更加惊喜,因为平时最喜欢看的也是这些人的书。但是,让我最为惊喜的是,本子的第一页工工整整地摘抄了元稹的那首《离思》,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格律诗,而旁边也有一行小字“我最喜欢的一首小诗”。自那时觉得缘分无限。从那时起,无论是旅行到哪里,总会把它放进背包里,随身带着。
说到缘分,自是有很多要说。一直到小学五年级,有一个汉字,从来没写对过。那个汉字就是你的名字(那个字自开始学写时就错着,所以这老师得有多不负责任)。直到有一天,同桌的小伙伴指着那个字问我,你的这个“留”字为什么少了一个点?我看了看,说,有点吗?立马找来字典,翻到那个字,果不其然,我的确是少写了“刀”左边的那个点。这个字是我快小学毕业时都没写对的唯一一个汉字,可以算作是和你最初的缘分么?
大一时社团招新,我在文学社的摊子旁边徘徊了半天,最后还是转身去了武协。那时觉得自己读书很少,文笔更是不行,因此有些胆怯。但这个选择却还是让我遇见了你(可见还是有缘)。后来你做了文学社的副社长,而我当了武协的副会长,我们之间的交集便更多了。虽然一直到现在,都有些后悔当时没有加入文学社,但仍旧感谢老天的安排。
即使如此,我知你并不喜欢我。随着之后退出社团,大二时我选了广电,而你选择了编辑,我们的交集变得越来越少。似乎我们之间又总是差那么点缘分。想到那个写错的汉字,它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们之间总是差一点?
前段时间,有事回了学校一趟。在路过研究生公寓的时候,我停留了一会。想着那是你以后两年之内会住着的地方,你会从里面走出来,面带微笑,开开心心,和小伙伴们有说有笑。想着想着自己也笑起来。好友说,你也可以留下来啊。是啊,安大真好,景美,姑娘更美。自己也曾经极度渴望继续在这里住着。可我最后没有选择这里,因为我觉得自己必须变得足够优秀,否则没有资格说出那三个字。好友说,女孩喜欢一个人,可能并不希望他有多优秀。我对他说,追求她的人排了一个长队,而我是站在尾端的那个,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是让自己以后有插队的机会。你看到这可能会发笑,但我没有一点不恭的意思,而是内心里真诚的想法。
原本这些话想在两年之后对你言明,可到那时不知还是不是有这种机会。还记得我两年前为你写的一首诗吗——
诵经
喜听那诵经声
只为它 化来
佛前那一盏空明
顶礼跪拜的僧众
口中念着的 分明是
白莲的聘婷
若是 我愿丢下
今世的福祉
能不能
在来世的梦中
遇见你
在我死后,愿点下一颗苦情痣,只希望能在来世的梦中,将对你的记忆一点点想起。那时的确是作如此想。不过,现在有了一些变化。于是,为你写了另一首诗——
尘缘
无法
像佛陀那样
端坐于莲花之上
看生老病死 念因果四时
我只是凡人
口中念着的 无非是
割舍不掉的红尘
况且 谁又知晓
今世的福祉
能否换取
来世梦中的一遇
多想今世就能和你在一起。好友对我说,无论如何,要让她知道你内心里真实的所有的想法。我知你不喜欢我,但是,我想,你不喜欢二十岁的我,并不代表你不会喜欢二十五岁、三十岁的我。我会以此激励自己。等我研究生毕业之后,如果那时你未嫁,我会回来娶你,这就是我真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