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莹莹怀揣心事,一夜未眠。第二日,崔御史下了朝便回家催促崔莹莹梳洗打扮,一同进宫面圣。几个家丁抬着两台轿子一前一后,顺锋和巧巧跟随者崔莹莹的轿子一同进了宫。进入大殿后,只见金碧辉煌,高朋满座,玉盘珍馐,美味佳肴,满目琳琅。众位官员都面露喜色,谈笑风生。崔御史协同崔莹莹刚刚进门,良老将军就带领良鸿墨走过来打招呼。“哎呀!崔大人,您来啦!”“良老将军好啊!”转而面向崔莹莹:“莹莹,这位就是良老将军,还不快行礼。”“良老将军好,莹莹这厢有礼了。”“哈哈!好!好啊!果然是秀外慧中,大家闺秀,好啊!”“御史大人好!莹莹小姐。”良鸿墨向崔御史问候过,看向崔莹莹。眼前这位姑娘身穿一袭浅粉色外衣,身材窈窕,肤色有如凝脂白玉,映雪生辉。两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含情似蹙,眉宇间自然流露着一股淡淡的哀愁,崔莹莹见过礼后缓缓低下了头,就是这一低头的温柔,宛若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良鸿墨的目光定格在崔莹莹身上,久久不能移开。两位老人在门口攀谈了几句,说道:“走!走!我们进去坐吧!”“您请!”“您请!”崔莹莹和良鸿墨跟随崔御史和良老将军入座。巧巧和顺锋在身旁站立。“皇上驾到!”皇上含笑入座,宣布:“今日为良将军凯旋而归,朕特地备下酒席,在做诸位大臣开怀畅饮,不醉不归。哈哈哈…开宴!”奏乐开始,舞娘排队而入,在大堂中跳起了舞。宴席上众大臣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好不快乐。而崔莹莹却好不自在,说不出的孤独和寂寞。席间良鸿墨应酬众大臣让酒之余,多次看向崔莹莹。他注意到了崔莹莹的低头不语和内心的忧愁。崔莹莹缓缓起身告诉巧巧和顺锋不用跟来,自己独身一人缓步行出了大殿,崔御史见此,沉默不语,随后继续应酬。良鸿墨见状,则尾随崔莹莹出殿。崔莹莹独自一人站在广阔的宫殿大院内,看向天边的孤月,此时,殿外正下着蒙蒙小雨,本是夏季,却凉风习习,夜空中看不见几颗星子,殿内管弦交加,殿外则是冷月寒光,凉如水的夜色沁入心脾。她突然想,若是刺客张盛在此,一定可以与我饮月赋闲,雨中漫步,一起谈人生谈理想,从诗词歌赋谈到家国情怀,我也不会感到如此孤寂。此时良鸿墨走到崔莹莹身边,一把伞遮在崔莹莹上方:“夜色晚了,又下起了雨,容易寒气袭人,小姐多注意身体才是。”“多谢良将军挂怀!”“崔小姐莫要见怪,叫我鸿墨就可以了。小姐似有心事?”崔莹莹看向远处,说道:“将军可曾为某个女子心动过吗?”“鸿墨自幼习武,在部队长大,与女子少有接触,不太懂得人间风月之事。但是小姐放心,鸿墨定会好生对待小姐。”良鸿墨一副认真脸说道。崔莹莹步行至院内一口缸面前,看着水中月的倒影说:“将军你看,这水中月非天上月,但它也依然交辉相应,流光溢彩。”良鸿墨跟随而至,崔莹莹对他说道:“若是这眼前人亦非心上人,那还能比翼连心吗?”良鸿墨是聪明人,听得懂弦外之音,答道:“在下明白小姐心意,此为皇上赐婚,小姐对在下并不了解,不熟悉,难免感慨,或许我与小姐心中理想标准不太符合,但我会尽量做到,让小姐满意,还望小姐能够给我们彼此一个机会。”他这么帅气的外表,又这么善解人意,身为大将军,却没有一丝官架子,何等优秀之人,只可惜,我先认识了白衣书生张盛,崔莹莹的心太小,真的装不下两个人。可这皇命难为,我……!崔莹莹心中滴泪。“天色也不早了,不如我先送小姐回府吧!”“有劳将军了。”“叫我鸿墨就可以,我去叫人。”一路上,将军骑着高头大马,小姐端坐轿中,行至御史府,小姐下了轿子,将军说道:“小姐好生歇息,在下先行告辞。”便策马扬鞭而去。
第二天清晨,崔莹莹刚刚梳洗打扮吃过早饭,便有下人送来一封书信。打开后看到的是一封情书,笔法苍劲有力,字迹刚正不阿,内容是司马相如的《凤求凰》。信封中还有一颗夜明珠,颜色洁白如玉,散发着微微白光。信封落款是:良鸿墨。崔莹莹将信纸和明珠握在手中,呆呆地愣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