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在未来回忆起自己高中之前的学校生活,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对于我而言,那段岁月永远都是春天。
该上一年级的时候,妈妈工作调动,回到县城,当时我有两种选择:去上距离妈妈单位很近的反帝学校,名字很有时代感吧,还可以选择去离家有点距离的新建路学校。虽然妈妈一再诱惑我,说如果我反帝学校,她站在单位门口就可以看到我,说大哥也去了反帝学校,但是,当看到新建路学校第一眼开始,我就被校园里绿色的垂柳,大大的花池迷到不可自拔了。
校园里不仅有垂柳,还有杨树,叶子会哗哗响的杨树,每排教室前面都有,树干上有大大小小的眼睛,课间大家玩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时候,它们是在动作需要定格的最后一瞬间最可以依靠的东西。
那时午休起来会有一小会儿练习毛笔字的时间,写的什么早就忘记了,只记得臭香臭香的墨汁味道,水管前冲洗毛笔的同学,鞋子会湿,脸上偶尔会有墨汁,口渴了便会把嘴巴凑到水龙头那里,侧着狂饮,很多次太着急了,鼻子里会被灌上水。
操场是一方乐土,地上画的都是女生玩的方格子,谁要是拥有牛皮筋,那便是最值得羡慕的人,当年腿脚灵活,跳皮筋可以跳到“大举”,不过至今还没想明白,她们长长的黄色的皮筋从哪里来的。
校门口自行车后面带着的冰糕箱子是那时候的最爱,远远就能闻到甜甜的味道,夏日里的午睡通常是以头疼欲裂醒来,妈妈给的五分钱或者一毛钱是上学的动力,因为那象征着雪糕,二分钱的都是色素和冰,有时候会有点苦,五分钱的是有奶味儿的,很好吃,我小时候没啥远大理想,一度时期就想长大后卖冰棍,以为可以吃得无比尽兴,长大后生活才告诉我,那里面装的不是冰棍,是柴米油盐酱醋。
校门口是莲花池,三十年一大潮,我是看着每天穿行的小路渐渐被水淹没,然后出现了野鸭,有了青蛙。抓几只蝌蚪放在墨水瓶里,带到学校研究,出神的时候面前出现两只脚,顺着抬头,看到了班主任老师,扔下瓶子落荒而逃。
这个班主任是我记忆里最温文尔雅的,像年轻时代的毛泽东,带语文课,我的语文一直很棒,学习《沁园春•雪》的时候,那种磅礴的意境让我沉迷不已。老师办公室就在垂柳掩映当中,他喜欢背手而立,绿色的柳树,柔和的风,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同学们的白衬衣蓝裤子白球鞋,是最美丽的风景。
后来慢慢长大了,乐趣便少了很多,县里的驻兵撤了,每个儿童节去营房看电影,军民同乐的热闹也散了;我考上高中离开县城住校了,原来给我攒糖纸,上课手拉手的同桌也杳无音讯了,就连让我一见钟情的校园,也多了许多幢房子,换了许多新的老师,莲花池,也慢慢干了,蝌蚪野鸭子都变成儿时的记忆了。
有时候想:闲暇时写点啥吧,用文字证明一下,天真无邪的少年时代我也曾经有过、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