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四年,“作业”这个词已脱离生活太久远…为人母后,从没有想到过这个词会再出现在我身上,而非儿子。(参加圆桌前,如果知道要写文码字,我想我应该是会退缩的。)
历史,对于我这个高中就出国,一路读理的人来说,感觉是一个很遥远的东西。参加圆桌活动的初衷,是为了以后不被儿子问的一问三不知,影响了在他心目中全能妈妈的女神形象。当收到《中国大历史》并开始阅读后,我知道,我高估了自己。历史知识薄弱,语文能力也不过关,一句话反复着读都觉得很吃力,断断续续硬是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把这本书啃完。
我想,这一个多月来的读书活动,最大的收获便是读书习惯的养成。虽然还做不到每天阅读,每天打卡,但已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阅读时间。一本书,一支笔,一张纸,一杯茶,一个小时,圆桌读书会让我发现,原来书还可以这么看。每天的打卡链接,无形中给了自己去读书的压力;打卡链接中的一句话总结,让人在读书中不得不去总结,去思考。虽然全书读完,依旧是零输出,但翻翻这一个月来的BOOKTRACKER,原来,在读书的当下,我也记录了那么多,积累了那么多。回忆之前,上班工作——下班手机——睡前追剧的两年生活,不得不让我感叹那时的生活怎么能如此没有追求。
看完整本书,唯一的感受就是如此枯燥的书,我竟然也读完了。书看完就扔在了公司,现在写作业也只能凭记忆来瞎写写。黄老的这本书紧抓Marco,没有太多的史料堆积,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太多的人物描绘,采用大格局大视野将一个朝代归集于每一章节。也正是因为Marco,让我这种历史小白边读边累觉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