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在说团队沟通,可如何做好沟通,只有参考,没有绝对。
互联网公司一个产品的团队,规模一般有10人左右,其中PM 1-2人,RD 5-6人,QA、UI 1人这样。
这种情况下,如何打造一个沟通不畅的团队呢?
1.需求口头说,无原型,无需求说明;
没有原型或需求说明书,一般要不就是项目紧急,要不PM菜到家。
正常情况下,项目紧急,可以简单记录需求,不一定要详细需求说明,但需求变更,需要及时更改并通知。
2.项目的信息,不考虑全面就开始做事了,无确认和反馈机制。
经常个人主义以为了解了,其实只看到冰山一角。这种沟通问题,双方都有责任,到最后却都在背后黑对方。
如:
PM:我要做登录功能;
RD:好。于是做了一个包含用户名和密码的登录框;
PM:额...其实我设计的是绑定手机的用户名,不是随便命名的的用户,还有登录页面怎么没有忘记密码啊......
RD os:脑残PM......
PM os:这 RD 好low......
3.沟通后不做记录。
周会无记录,项目进度情况无记录,沟通的需求无记录,接口无记录......一切凭最强大脑做事,事后发现不对,已懵。
“我记得是这样的啊?!!”
“晕,我跟你说的是这样的,什么脑子!!”
沟通的过程一般遵循漏斗原理,发表人想传达的信息,由A传到B,再到C、D、E后,E能接收的有10%就不错了。
真是十万八千里,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做记录是非常必要的。
虽说口头是最快的沟通方式,但也要预警说完就忘哦!
4.沟通工具任性,想怎样就怎样。
无文件收发、共享、在线添加编辑功能,新成员无法通过最全的文档记录快速了解工作,更多通过口头沟通。
一个常见场景:
PM:我把这个需求文档传给你啊
RD A:好啊。于是收到了qq发来的word 文档。
过一段时间后,PM更改了文档,一些地方做了变动。
RD B问A:唉,你这文档在哪里的?
RD A:必须是PM啊。
于是,B拿到手的文档,大体和A相同,但细节却不一致。
可怕的是,PM 却一直觉得自己工作做得好,把自己的产出给了有需要的人员。
目前比较流行的团队在线编辑、共享文档等协同工具有很多,可他们一般都不会采用。
(协同工具:不管是成员的聊天信息,还是来自于外部的服务信息,或者是团队中共享的文件、评论等,所有这些信息都可以随时在平台上进行搜索并呈现。)
5.“最好”的代码管理,就是没有管理。
上线无发布记录,发布的版本也许漏掉已测试好的某个功能点,发现后就撤回再发布。
不同RD 有不同开发风格,不遵循同一个规范,在一个产品里就是一坨粥。
6.信息截断,信息不同步。
场景一:
评审会,PM 说,就按照这个原型做吧。
一段时间后,UI 修改了一些需求,PM 和 RD A 说,你按照这个修改下需求吧。
开发几天后,和A 一起开发一个产品不同模块的RD B,发现接口变了,怎么回事?
了解后,“我晕,有需求变动为嘛不一起说?“
PM:“哦,现在说也不迟啊,来,咱们俩去会议室讨论下~”
RD B:......
场景二:
需求评审阶段,QA 吭哧吭哧按照原型写了好多详细用例,艾玛,太有成就感了。
开始测试,发现,咿?需求怎么变了,了解后,果真是中间临时决定修改的,最后发现用例可复用率不到一半。
QA:你改需求,口头和我说了么?你做记录修改了么?你更新文档了么?你有通知到其他所有团队的人了么?最不济你群里有说这个事例么?白白浪费我的时间!
7.非相关的人员就参与少。
QA 只负责测试,需求讨论 NO!这种情况很常见,咨询很多QA,都反馈说感觉自己的参与感少!觉得产品某处更合理之处,提出来基本没人鸟。
团队成员可以做的远非本职工作,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百利无一害。
......
点很多,欢迎补充和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