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演讲应用场景-生活场景
场景4 劝和
员工内部发生矛盾,吵架、扯皮,你作为老板,想要调解他们的关系,该怎么说?
1.和员工站在一边,让困难在另一边
(1)“Yes,and”法则
不管怎么说,首先要承认员工的正面意图,对他们的正面意图进行澄清并表示肯定,然后再补充你需要说的内容。
(2)礼物心态
你讲的话对员工来说是否有价值,是否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还是仅仅“刀切豆腐两面光”?咱们得和员工站在一边,让困难在另一边。
(3)打比方
员工可能会陷入思维死角,对他们的行为认识不清。你可以用一个通俗的比方,来帮助他们解读自己的行为。
2.负面反馈法,共同认清问题
(1)先倾听
一对一约谈,静下心先倾听员工的叙述及理由,从而了解事件的整体情况。
(2)负面反馈
通过分析“事实—影响—后果”,让双方都发现自身的问题,并让员工知道谈话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指责他们。
(3)认可对方
员工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时,自信心会有所下降,这时应及时给予肯定。
(4)改进计划
接下来,可以进一步针对双方吵架的原因做深度剖析,同时制订改变计划。
(5)协同
在你一对一与双方沟通并分别制订改变计划后,可以三方一起做一次坦诚对话,共同寻求第三种解决方案。
3.需要表达什么
劝和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不影响当下的工作,可能就要强调职场的规则、对敬业的要求;如果是希望他们消除对彼此的误解,能够真正地平复情绪,真正地接纳、理解对方,化干戈为玉帛,就需要对事情本身做更具体的分析。
人是很多元的,不要想着拿把锉刀,就把别人的观点和感受都磨成一样的,这个诉求太高,不现实,应该求同存异。
双方发生矛盾冲突,两方都是自己的好友,让你在公开场合评理,如何才能保全大家的友谊?
1.劝和的基本思路
把两个人拽到楚河的同一边,把问题放在另一边。这是解决人际冲突的基本思路。
2.“不许说不”的游戏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玩“不许说不”的游戏。和双方约定一下:从现在起,不许说不。
3.合作型语言
吵架就是对抗,对抗的反义词是合作。多使用合作型语言,可以影响和引导当事人的心态,使他们朝着合作的方向发展。合作型语言,是大家听起来舒服的、顺畅的、让人感到“我们在同一边”的语言。这意味着是“我们”、是“咱们”、是一个团队,我们要一起面对其他问题和困难。
对存在冲突的人而言,最直接的建议就是多用“咱们”“咱们俩”“咱们仨”,少用“你”和“他”。
4.劝和的对象,其实最想获得你的肯定
在开口之前,你需要了解他们双方的共同点和需求点,让双方都得到一些满足。听众被你看见和理解,你的话就有了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