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办事能力能达到雷厉风行的程度,那么这个人准是一个非常聪明果敢的人。能产生这种观念只因我的父亲是一个“十足可恨”的慢性子。
他对什么事都表现出惊人的反应迟钝。全家人要出门大家连电梯都按开了,他却还慢吞吞地穿上鞋子,然后每个房间都讯视一遍,连大大小小的窗户栓子都要随手扭一下。
可这都还不算,如果恰好遇到他那一天还没有解大,他甚至还会跑一趟厕所。别说这不可能,在我的认知中就不下二十次。谁能想到全家人都安安稳稳地坐到车上了,还得等他上完厕所来开车。
对于其它事来说,他的反应同样迟钝。一五年,市里布局规划开发新区。那时候谁都知道新区的房子是个香馍馍,在炒房团的通力合作下,每一平方被炒到了近万元,这对于一个四线小城市来说是极为震惊的。
在每一个人都准备下海赚一笔的时候,父亲却坐在岸边淡定地不像话。甚至连亲戚都曾劝过父亲;“乘上这股东风,还能发一笔横财咧”。
父亲只是说:“让我再想一想吧。”
他这一想却想了好几年。先是一年,第一批炒期房的赚了笔小财,让更多人堆上这个风口。过两年,房子出现饱和趋向楼价也开始放缓,但还能小赚。后两年疫情来了、政策来了、炒房团想出手、老板想回笼资金、楼价轰然倒塌。
很显然,这次父亲不用再想了。我不相信父亲能够有如此的深谋远虑,使他能够遇见现在的种种变化。我更愿意将他归结为这次是他的慢性子使他绕开了这个不必要的损失。
我敬佩那些雷厉风行,做事利索的人。但是我并不想成为那样的人。诚然眼明手快、步履如飞的人更能掌握先机、先发制人。可是在这种高速的判断力和决策力之上,是首先有一个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大脑调控判断。
否则也只是应了那句:“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我相信世界上确实有不少能够掌握先机、预知世事运转的人,但我更相信更多人都只是平庸的。前一种人失败了,还能依靠他的能力起死回生、东山再起。可后一种人,赔不起、输不上。
我的父亲很显然知道这个道理,他相信勤劳能致富,相信所出有所得。他渴望机遇,可又怕一触即发的危险。
所以他做任何事都一慎再慎,他愿意无数次的检查家里的门窗、水电煤气只为了保护家里的平安。他审慎投资,是因为他知道一旦失败了,他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填补回这个窟窿。
踏踏实实地过完一生会很无聊,可是很舒服。虽不曾见繁华盛丽、瑾花自荣,可是相信我,慢慢走真的会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