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对话照初心 年轻干部当以奋斗致青春

        “你是从新中国过来的吧,那我们肯定胜利了吧?”范明饰演的抗战老兵问穿越后的他。“肯定啊,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了,你尝尝炊事班的肉。”正在啃荒草的抗战老兵听到胜利后,立刻化作一团红色的血花消失了。人民日报《跨越时空的对话》中这幕场景,让年轻一代心中激起深沉思绪——如何以行动告慰先烈,以奋斗延续胜利?这不仅是情感共鸣,更是对当代年轻干部信念、担当与为民初心的时代叩问。

        以信念为基,在回望历史中锚定前行方向。历史长河奔涌,信念是稳定方向的磐石。《南京照相馆》中邮差苏柳昌冒死保存罪证的勇气,《731》揭露的历史真相背后无数志士的坚守,乃至对话中老兵至死不忘的革命胜利,无不是信念力量的写照。这份信念,是“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诚,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年轻干部当从中汲取精神滋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坚守政治忠诚,以“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纯粹永葆为民初心,让理想信念之光照亮新时代的奋斗征程。

        以担当为犁,在深耕实践中收获成长硕果。“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苏柳昌守护真相的默默坚持,到抗战先烈浴血奋战的壮烈牺牲,历史的书写从来离不开行动。《跨越时空的对话》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情感的共鸣,更在于它唤起了行动自觉——胜利需要争取,幸福需要奋斗。年轻干部要勇做行动派,拒当“清谈客”,主动奔赴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第一线。要在基层实践中磨练“宽肩膀”,在急难险重中练就“真本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新时代的田野上深耕不辍,收获无悔青春的饱满果实。

        以民心为镜,在服务群众中彰显价值本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革命先辈追求的胜利,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南京照相馆》结尾从历史伤痛到现代繁华的转变,正是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换来的为民答卷。年轻干部当以民心为镜,常照自身言行;以民意为尺,衡量工作得失。要走出机关、走进群众,坐得下农家板凳,听得懂百姓心声,解得了群众忧愁。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方向标”,把人民的“满意笑容”作为价值的“试金石”,在真心服务群众中践行党的宗旨,彰显公仆本色。

        “革命胜利了吗?”历史之问犹在耳畔;“胜利了,而且我们将创造更大胜利!”时代回答铿锵有力。当跨越时空的对话激荡心灵,当历史光影照亮现实征程,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自当以坚定信念回应期盼,以实干担当书写答卷,以为民初心践行使命,让革命先辈含笑九泉,让胜利果实永续传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