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一杯咖啡,自制心情

自制咖啡九宫格

咖啡,之于我,好像真的无法想起来源头在哪里,电影电视里,还是雀巢的广告?笔者来自70年代的农村,虽然生在经济相对发达的长三角,但一样的因为物资匮乏,我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代几乎都在为吃饱肚子在努力。咖啡在当时就是小资产阶级的奢侈品,想都不去想,当然也就没有机会享受它。

能够想起来的,就是还在Rainbow努力奋斗的时候,那时候,工作强度有点大,虽然那时还年轻,但长期的工作压力,经常盯着电脑工作,时不时的我的脖子就提抗议,僵硬的无法自由的转动,尤其是每天下午就开始受不了了。看着我痛苦的摸着脖子,卫生阿姨就会给我们联合办公室弄几杯咖啡来(接待客户多下来的),给我们提提神,缓解一下压力。久而久之,既然就养成了我下午到时候就要喝咖啡的习惯,可不是每天都有客户来,我就自己搞了速溶的咖啡,冲上一杯来提神醒脑,缓解颈椎。

就这样一个跟咖啡的情缘就结下了。但其实,那时根本不懂咖啡,用现在的认知来看,只是停留在客户用的加糖加奶的美式黑咖啡,和又甜又腻的速溶咖啡。

后来,在商务活动中,逐渐接触了各种咖啡,虽然有所了解,但也只晓得一些名字。

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那次去意大利的波代诺内的小镇的工厂去参观,客人在询问后给我来了一杯正宗的意式咖啡。第一次接触意式咖啡,一口就喝完了,一下子苦到嗓子疼,瞬间清醒。心想,还好就这么一小口,这么难喝,还这么小气哈,现在想想,我无知到非常可爱。

之后,慢慢地遇到拿铁、摩卡、卡布奇诺、玛奇朵……跟大家的生活一样,接触的咖啡就丰富多彩起来。

我也依然保持着喝咖啡的习惯。喝咖啡的时间也从下午扩展到上午,甚至早上。喝咖啡的场所也从单位波及到门店,家里。

后来的某一天,家里有了一台简易家用版咖啡机,不可以研磨,但可以萃取、打奶泡,马马虎虎可以在家里享受美美地自制咖啡。才开始的时候,没有经验,虽然有专业的指导,但自制的过程总是手忙脚乱的,加工出来的味道感觉就是咖啡和牛奶的混合物,拉出来的花也是一坨白圈。这样的日子过了好久,我却一直在独自琢磨。

自制的拿铁

再后来,因为公司招待客户需要,家里的咖啡机就转移了阵地,每次重要客户或者好朋友来,我会亲自上阵搞一杯,然后幸福满满地看着他们喝,很有成就感,也是我接待的最高礼遇。

其实吧,到目前为止,我还是不太懂咖啡,只是基本了解了一些关于咖啡豆,产地,口味,研磨,萃取,打奶泡,拉花等基本概念和动作。就像是一位认识了很久的朋友,因为她的沉默和内敛,我一时还未能了解她的脾气、习性和爱好特长。

随意浪漫的心情

为了维持我喜欢喝咖啡的习惯,家里后来又添置了一台专业版家用咖啡机。

几乎每天早上,我都会麻利的搞上一杯,加上几片面包,完成我的早餐。这样匆忙的日子,喝的就是匆匆忙忙地感觉。

不过,每每周末,我会兴致勃勃地精细化每一个步骤,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也多次求救度娘,在经历了不懂多少次的尝试之后,慢慢地感觉到那么一点点味道了。

如果说心得话,我想说,这个泡一杯咖啡的过程,就是自制自己的一种心情。

劳累的一天,给自己来一杯经典的拿铁,她会给我解救感,消除一身的疲惫。

繁杂的情绪里,给自己上一杯奶泡厚一点的卡布奇诺,她会给你绵密香甜。

阴雨心霾的时候,用Double mode,给自己一杯浓浓的苦涩,不加糖,不加奶,让自己清醒,让情绪回归。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想去拉一朵桃花,实际不管拉出的是樱花还是玫瑰,或者啥都不像,我都觉得她是一朵飘忽的云彩。

……你可以在咖啡的世界里,信马由缰。

未来,我想我会一直去探索,这咖啡与牛奶的缠绵之作,也会去融入人生旅途的各种口味,这究竟会是怎样的一杯心情咖啡,你来,慢慢地一起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