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读《海豚启蒙丛书》,是海豚社最新推出的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宗旨的丛书,竭力发掘中国近代史上的文人、学者中思想厚重而又独具特色的书籍,重温他们独立探索的自由思想和孜孜以求的独立精神。(百度百科),查阅似乎推出了14册,但网上查只有8册,而这8册我恰巧买全了。
今天读其中的一册:《从异乡人到失落的一代》。作者王尚义。
在卷首,有一篇题为《早夭的天才王尚义》的文章,没有署名,查了百度,作者是吴兴文,台湾作家。
这篇文章介绍王尚义,生于1936年,死于1963年,死因是肝癌,刚从台大医学院毕业,毕业后就成了台大医院的病人,误诊手术后病逝。
他虽学医,但对文学、戏剧、音乐、绘画和一切形式的艺术,都有异乎寻常的爱好,尤其在文学的追求上,表现出爱情般的虔诚与火热。受旧俄作家和浪漫主义的影响较深,作品充满人道的和浪漫的色彩。但他从不游离现实,努力表现所处社会的不平和不幸。绝大部分作品完成在医科学生的时期。那时穷、忙、病、孤独、无助。但在窘迫的日子,不停创作。笔尖犹如一个多面的晶体,虽仅短暂一露,却已光芒四射。——《早夭的天才王尚义》
这本书分三卷,卷一十篇小说,卷二二十六篇散文,卷三十三篇评论。
今天读了第一篇小说《现实的边缘》,讲述大学生“我”(老王)和“老杨”两个人在大学期间的交往、创业,满怀梦想,到现实中,老杨结婚,婚后赚钱开店,自己则为了理想重回校园,最后老杨因心脏病死于手术(这点,似乎预测到了自己将来也死于手术吗?有时候想想,写作这个东西真可怕,作者经常会写出自己的未来)。“我”在这个成长过程中的对人生、对金钱、对理想的思考。
摘录:
1、如果,你不能逃避刀尖,你就转过身来面对它,战斗也许胜于灭亡。在这个悲苦的世界上,没有眼泪的是铁石,轻易落泪的是懦夫,把眼泪化成力量,才是英雄!
2、能在年轻时代找到一条固定的路是幸福的,但是年轻人缺少一种固定的为理想奋斗的毅力和决心,期待和彷徨几乎毁去他们最宝贵的青春。
3、这个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面对着整个时代精神幻灭的悲剧,在一种绝望和茫然的裴苦中,企图从物质生活时在,追寻生存的依据。
4、我实在分明觉察到,我所面对的,不仅是我个人的志趣、事业和出路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文明和知识的困惑,我背负的苦难,像是所有第二代的苦难!
5、人总是要随着环境变的。命运是个可恶的魔术师,它善于制造一些眩惑眼目、撩乱心魂的东西,又常常化为一面镜子,令人们看到他自己。
6、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过于自信,你终归是个愚蠢的人。
7、可责和可怕的倒是工作中的死亡——无论你在思想、在奋斗、在创造和追求中,你时时感到的是没有得到,没有满足,是还有更多的追求,这是无尽真切的幻灭。
8、为着它,我们敢面对苦难,敢无畏地奋斗,敢虚无地创造。我们活着,这就证明生命是可爱的,我想这就是生活的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