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有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看满朝都是朱紫贵,哪个不是读书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古往今来,万千圣贤无一不推崇读书。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今社会,娱乐至死,快节奏的生活和沉重的生存负担让很多人丧失了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信息获取的渠道多而便捷,很多人的观点都是依附于别人口中。想想特别恐怖,失去独立思考的人生,一辈子将会是如何的可悲和不堪?
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已有的认知已不足以让我们应付未知的明天,我们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步履从容地跟上时代的脚步
通过读书来看清自身、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就显得尤为重要,读书不仅使人明智,还能修身养性。
但是我们很多人一边信誓旦旦的说着要将阅读进行到底,一边却撑不过几天就半途而废。
你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吗?
归根结底,还是目的不明确。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却低估了事情的复杂程度。
不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而阅读的人,不会从阅读里获得价值和改变。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把半途而废的原因归咎于没有时间和毅力,事实上是因为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就得不到反馈。得不到反馈的的事情,必然是无法坚持的。
没有目的的阅读,就如同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船只,失去了导航,没有方向的指引,盲目前进只会存在风险,陷入越努力越吃力的境地。
目标是我们的航行灯,有了它,才能顺利到达彼岸。
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目的,方向不清晰,结果只会不尽人意。
一直深深记得一句话:
跟每件事情,要一个结果。
这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阅读的目的是改变,通过阅读提升我们的认知,改变我们的思维,从而改变行动,改变人生。
豪不夸张地说,阅读决定命运。
因为认知决定选择,而选择决定命运。
那么如何找到自己阅读的目标呢?
我们必须清楚,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而阅读。是为了情怀,还是为了变现?
可以想象一下,未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你想涉足哪个领域?
明确了阅读的目的,接下来我们说说阅读目标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建立底层逻辑知识体系。
你可以理解为我们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无数个概念或方法,由点及线至面的积累,最后形成一张庞大的、坚韧的知识网。
也可以理解为我们一生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的综合体,它就像一栋房子的基础机构,由各种材料组成,如水泥、木头、钢材。
把人生想象成房子,你想要什么样的房子。就需要用什么样的材料。想盖高楼,需要用钢筋水泥;想盖木屋,就需要用木头。
你有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就有可能成长什么样的人。拥有医学知识,你可以成为医生;拥有教学知识,你可以成为老师;拥有法律知识,你可以成为律师。
当我们拥有多个领域的知识体系的时候,知识会产生迁移和融合,你会惊喜的发现自己能融会贯通,在某个领域的通用方法放到另一个领域也能应用自如,最终一通百通,很多斜杠大神就是这样练成的。
建立底层逻辑知识体系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由无数个概念组成的,这些概率最终会形成我们的认知,而认知会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处于这个层次时,我们需要大量地泛读。各个领域的书籍都应该有所涉猎,比如心理学、罗辑思维、演讲类、历史学、天文地理、社会、人文、散文、诗词……不能只局限于某个领域。
阅读目的的第二个层次为:专业程度
一个人越专业,就会越接近成功,特别是在一个人拥有底层逻辑知识体系的时候。
比如秋叶大叔在PPT领域获得了成就,然后再发展到教育领域。
比如青年作家彭小六,两年里风雨无阻地在简书写书评,把个人的阅读书目做输出分享,最后成为大家公认的“简书一哥”。
他写出数篇爆款文章,一跃成为热门的畅销书作家,连续出版了《让未来现在就来》和《颠覆平庸》,热衷于钻研阅读法,持续深耕,最后出版了深受好评的《洋葱阅读法》。
在这个层次中,如果你正处于某个领域,那么通过阅读把它做到最好。
如果没有,就去选择某个领域中的一个技能,通过阅读把它做到极致。
大量持续地阅读你所在领域的相关书籍,将书中的方法应用到工作中去,实践、反馈、总结、迭代,不断精进自身。
阅读目的的第三个层次为:价值变现
价值变现可以是短期收益效应,也可以是长期的复利效应。
短期收益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写书评、拆书稿、荐书稿等投稿来增加收入。这种阅读价值变现快,但几乎没有复利效应。
复利效应指的是定时定点投资,在未来可以得到几何倍数的回报,可能是一倍,也可能是数倍。
比如作者写书,即使暂时没有为他带来收入,还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他一定要去做,因为写书本身带来的不止是收入,还有背后的复利效应。
比如身份改变的复利效应,收入的复利效应以及链接各种优质人脉和机会的复利效应。这些都不是通过当下的收入可衡量的。
(或是做付费课程、付费音频,也是同样的道理,增加睡后收入,有效地扩大个人影响力,获得更多优秀资源和机会)
总结一下,我们说了为什么阅读必须目的明确、如何找到阅读的目的,以及阅读目的的三个层次。
希望能给想阅读或是喜欢阅读的你带来一点参考。
最后祝大家都学有所得,在书中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和前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