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压力可大可小,小的可以忽略不计,大的足以毁了人的一生。
例如“性侵”、“不让座”、“殴打学生”等等这些诸如类似的公共事件,经过‘舆论’的发酵,都会把人推到风口浪尖,在承受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后,很多人因承受不了‘舆论’的压力导致崩溃,直至最后的抑郁自杀。
在电影《狩猎》中,主人公卢卡斯因被好友女儿克拉拉诬陷性侵,在没有任何确凿证据之前就被幼儿园园长定义为“性侵犯”,经过‘舆论’的发酵,把卢卡斯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小镇的人都认为他是变态、禽兽,甚至连他最好的朋友也不相信他,爱犬被人杀死,家里被人用石头袭击,连去超市也遭到了不平等对待被服务员拳脚相加,小镇的人都对他抱有恶意。
这些都是因为幼儿园园长在没证据之前武断的认为卢卡斯就是“性侵犯”,把无辜的卢卡斯推到了风口浪尖,甚至影响到了他的生活。我们应该谴责这种做法,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能单方面武断的去判断一个人。幼儿园园长自认为是做了件好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俯视着卢卡斯,可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你并没有看到事情的真相,在你俯视的盲区里隐藏着事实的真相。
这不由引发人类的深思,为什么幼儿园园长宁愿相信一个孩子的谎言,也不愿相信一个成年人的实话。现在的社会已经变得连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都没了吗?现在的社会到底怎么了?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同年七月与《狩猎》相似题材的《搜索》上映,《搜索》讲述了主人公叶蓝秋在续医保的过程中检查出了淋巴癌晚期,心如死灰的叶蓝秋在公交上拒与老大爷让座,并因之气话“要坐坐这儿”,被实习记者杨佳琪拍到视频,通过表哥女朋友陈若兮之手po到网上,让主人公叶蓝秋成为众矢之的。
随着陈若兮的炒作,事情越闹越大。随即,叶蓝秋被人肉搜索出来,所有有关叶蓝秋的信息都被曝光出来,包括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身份证…甚至是曾经的学校,之后陈若兮带领记者去做街头采访并派了杨佳琪去采访叶蓝秋,她曾经的中学,曾经的老师曾以她为荣,就仅仅因为‘不让座事件’就改口以她为耻,而否定了她曾经在学校的一切荣誉,更有甚者说她道德沦丧,道德败坏,还说现在的年轻人欠教育,甚至被扣上了莫须有的小三的帽子。
在我看来,这些人不过是些跟风的井底之蛙,我们也没有资格去评判任何一个人,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换做是你,你做的未必比他人好,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去评判人的资格。与此同时,杨佳琪这边也录下了叶蓝秋的道歉视频,可笑的是,嘴上说着要把事实真相公诸于世的记者并没有把叶蓝秋的道歉视频po到网上,而且极力把‘不让座事件’推向顶峰,也因此把叶蓝秋推到了风口浪尖,所幸的是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她认识了杨守城,陪她过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日子,最终因承受不起病魔和‘舆论’的双重压力,跳楼自杀了,并留下了遗言,其中有这么一句最让人印象深刻“我一直在挣扎,终于明白,与其在恐惧中等待死亡,不如直接面对。”
本来叶蓝秋在得知了自己的病情后就足够心灰意冷了,还因为“不让座事件”让她在剩下的日子里成为了众矢之的。试想如果没有‘舆论’的压力,在遇见杨守城后可能她会积极配合治疗,就算最后还是不治愈但也不至于会有自杀的念头。
所以,在此告诫广大人们,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请不要盲目跟风,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人,因为我们没有资格去评判任何一个人。